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LED照明在园艺生产中的应用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12-26  来源:OFweek半导体照明网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438
核心提示:眾所周知,發光二極管(俗稱LED)光源已成為當今世界公認的新型照明光源,與傳統照明技術相比,它具有壽命長、節能、產品設計靈活、用途廣泛等諸多優點。LED照明技術10年來取得瞭令人矚目的成績,盡管過去幾年間LED光源和晶體照明市場迅速增長,但與其它照明行業相比,LED光源在園藝生產中的應用是近一、兩年的事。LED光源在園藝業的應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LED照明技術的優勢明顯,因LED能提供特定波長的大功率組合光源,花卉種植者已明顯體會到它的好處:節能和改善光照使用效率。溫室植物的長勢良好取決於合適的溫度和光照,

  众所周知,发光二极管(俗称LED)光源已成为当今世界公认的新型照明光源,与传统照明技术相比,它具有寿命長、节能、产品設計灵活、用途广泛等诸多优点。


  LED照明技术10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尽管过去几年间LED光源和晶体照明市场迅速增長,但与其它照明行业相比,LED光源在园艺生产中的应用是近一、兩年的事。


  LED光源在园艺业的应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LED照明技术的优势明显,因LED能提供特定波長的大功率組合光源,花卉种植者已明显体会到它的好处:节能和改善光照使用效率。


  温室植物的長势良好取决于合适的温度和光照,有利于叶绿素等光合色素的合成和植物生長。近几年的学术研究已证实:植物对特定波長的光较为敏感,在波長约640至660毫微米的紅色光和波長450毫微米左右藍色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可增加叶绿素的吸收。


  LED灯与高压钠灯优势对比


  高压钠灯是最常见的温室补光光源,对比高压钠灯光谱和叶绿素吸收峰值之间的关系发現,多數高压钠灯光输出均超出了叶绿素吸收最高峰值的需求范围。研究表明,采用高压钠灯补光的温室,只有7%的光照被植物吸收,绝大部份光源被浪费。


  而采用LED光源替代高压钠灯后,实現了节约能源的目的。除节能优势外,使用与叶绿素吸收峰值相匹配的特定光谱LED模块更能确保光输出对植物光合作用和植物生長的有效性。通过采用這种先进而高效的LED补光技术,既提供了植物所需的特定波長光线,又大幅降低了电的能耗成本,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植物生長。


  改进中的LED补光技术


  目前,全球LED厂商们已经意识到LED照明应用于园艺业的巨大优势,由于技术上的诸多进步,使得众多LED单元可組合成一个体积小的发光体,通过這一发光体可产生高明光束。


  另外,可將接近叶绿素吸收光谱峰值(455毫微米和660毫微米)的兩种波長LED模块設計为诸多发光体,用于温室照明即可增加健康植物的生長比例,又降低了电的能耗。


  近来一項用LED特定波長光源替代传统温室光源的试点項目表明:使用LED光源可降低40%电能能耗,减少20%的化肥投入。


  LED照明的实际应用


  如今,在温室园艺业中,种植者们已开始使用不同形式的LED照明方式,有传统的屋顶照明,也有立体种植照明和植物内部照明方式,后者由于光线更接近植物,更有利于促进植物生長和降低能耗。


  许多传统的照明技术不能在立体种植和植物内部照明中应用,例如,传统照明光源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过多的热量,灼伤植物組织。据预测,到2013年,仅LED元器件一項在园艺照明市场的应用就將达2000万美元,多用于立体种植和植物内部照明。


  积极的影响和发展潜力


  有研究表明:特定波長的光和光线可以提高植物产量或增加一些蔬果的生物量。通过使用更多预先确定的光线,就可降低每千克产品所需的焦耳數,此外,采用合适的組合光,就可在提高产品质量、延長生产周期的同时,提高20%以上的产量。


  对于提高光合作用率和植物生長所需的其它波長光线的研究也在继续,研究重点放在了如紅外线等饱和光在植物不同生長阶段所起到的积极影响方面。随着將来LED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和人们认识植物生長过程所需特定波長光线的深入,將使世界园艺业进入革命性发展的新阶段。

 
关键词: 园艺 照明 生产 LED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LED照明在园艺生产中的应用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dtmuban",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