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記者从市路灯管理局得到最新消息,目前沈阳已在全国路灯行业率先实現了路灯設备管理的智能化、數字化、网格化。全市21万多盏路灯中,有12万多盏已经实現了智能化管理,可以遥感、遥测及遥控,对路灯实施24小时统一監控,随时控制路灯的开关。
据介绍,过去,管理路灯主要是时钟控制及光电控制。光电控制不够准确,常常出現白天亮灯的情况,因浪费能源,早就被淘汰;时钟控制不太灵活,遇雨雪等特殊天气难以起到作用。去年,沈阳市路灯管理局投入200万元专項資金启动路灯GPS管理系统建設,对全市路灯的电源、线路、灯杆、灯具、光源等設备进行了8个月的GPS定位普查和信息采集。在此基础上,今年正式开发建設路灯GIS综合管理系统。
GIS综合管理系统可以让管理人員足不出户就能遥控路灯狀态。GIS综合管理系统,简单地讲就是用智能方法管理沈阳市路灯——可以对路灯实施 24小时统一監控,随时控制路灯的开关。同时,路灯設备防盗功能可通过監控终端电压及电流变化,及时把設备被盗的报警信号传送給監控中心,系统平台立即发出声光报警。目前,路灯管理局通过路灯GIS综合管理系统,全面掌握了全市1273个台区电源、灯杆、线路地理分布情况,以及110858个路灯設施設备、线路巡迹3187千米所形成的10万余条影像資料和資产信息。
GIS综合管理系统还能锁定问题路灯,由路灯管理部门开“处方”,制订規划和合理配置路灯配电网络資源。巡视人員不必跑遍每条街路,只需按照系统提示,就能直达需要维修地点,大大节约维修成本,应急抢修效率也將有所提高。
运行至今,路灯管理局通过GIS系统流转的故障报修票4740件,明晰了路灯维护处置流程、完善了故障报修机制,极大提高了报修票件的处理效率。同时,通过系统生成的數据表格自动分析路灯故障类别,直观了解路灯故障类型分布,有效降低了故障差错率及行风投诉率。
GIS综合管理系统还能够科学合理地发出停送电指令,有效控制开关灯时间,对减少电能消耗起到了关键作用。据了解,GIS综合管理系统每天能减少送电时间24分钟,一年下来就是146小时,占全年送电时间的3.6%,相当于每年节约电能306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