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中国LED照明产业被指前景灰暗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4-25  来源:中国企业家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394
核心提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傢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這樣的話說瞭好幾年瞭,但是一回到現實中來,常常使人黯然神傷。近日,從《中國企業報》記者劉凌林的報道中得知,國內已上市10傢LED企業超募資金30億元多趴在賬上,另有9傢企業排隊待上市。然而,這些超募資金多投入市場競爭中,而鮮見投入核心技術芯片研制的。與此同時,全球LED照明市場前五大供應商飛利浦、歐司朗、GE、日亞、科銳都已經進入中國市場,一些跨國巨頭已結成LED專利聯盟,整個行業的上遊絕大部分核心專利被國外企業所掌握。他們正在步步為營推進技術壟斷戰略。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這样的话说了好几年了,但是一回到現实中来,常常使人黯然神伤。


  近日,从《中国企业报》記者刘凌林的报道中得知,国内已上市10家LED企业超募資金30亿元多趴在账上,另有9家企业排队待上市。然而,這些超募資金多投入市场竞争中,而鮮见投入核心技术芯片研制的。


  与此同时,全球LED照明市场前五大供应商飞利浦、欧司朗、GE、日亚、科锐都已经进入中国市场,一些跨国巨头已結成LED专利联盟,整个行业的上游绝大部分核心专利被国外企业所掌握。他们正在步步为营推进技术垄断战略。


  LED照明是先进的光源,然而,LED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却使人感受到一片灰暗前景,折射中国实体经济的現狀。


  30亿元不肯投入核心技术,继续粗放式的发展、重复性的投資,使得看似光明的LED产业前景一片灰暗


  近年来,LED成为风险投資和私募股权投資最为青睐的产业之一。证監会公布的共計515家IPO申請在审企业名单中,至少有9家相关企业正排队等待上市。


  這是近日北京举行的“寻找LED产业的春天”研讨会上所传递的信息,然而這却不是一个好消息。据有关统計,2011年国内共有7家LED行业企业在A股市场实現IPO,累計融資金额为36.25亿元。从市场分布来看,其中5家企业登陆创业板,另外2家則在中小企业板实現上市。這些企业扩张計划雄心勃勃,然而,所募集資金都用在产能扩建項目和产业链延伸上。


  根据发改委发布的“中国淘汰白炽灯路线图”,2012年我国开始逐步禁用白炽灯,2012年中国政府將斥資400亿元进行LED采购,对企业进行30% 的财政补贴。看似一片光明的市场前景,势必会掀起一轮新投資热潮,也让很多地方政府及企业都不愿转身看看LED照不到的“黑暗”。


  有专家预测,最快到2015年,LED在中国照明市场的占有率將达到20%,带动产业規模达5000亿元。但由于投資过热、成本尚高、缺乏标准,国内下游需求并未有效激发,LED产业出現了产能过剩和无序竞争的狀况。


  一时间,政府的政策补贴和扶持,使得LED应用市场需求得到迅速释放。LED照明灯具行业准入门槛很低,众多的微小企业,甚至是小作坊都可以很容易涌进下游产业来混水摸鱼。目前,中国LED行业大量中小企业纷纷关门,继续粗放式的发展、重复性的投資現象令人堪忧。


  LED的前景在哪里?在自主研发上游芯片,然而,中国对产品生产至关重要的核心技术的生产企业几乎没有,主要集聚于应用領域。LED芯片是LED照明的核心材料,国内相关技术和产业仍处孵化期。目前,中国大部分LED照明产品的芯片,主要从美国、日本以及中国台湾等地进口。


  如果核心技术“短板”的狀况得不到扭转,LED企业上市融資带来的直接結果可能是产能过剩,而产能的进一步释放而至膨胀,竞争压力將加剧,低层次惡性竞争將更加激烈。


  中国实体经济走过的老路,再一次在LED行业爆发。


  掌握核心技术的外資正在加快占領中国市场,使得过早、过快开放LED照明市场“为他人作嫁衣裳”


  全球LED照明市场前五大供应商飞利浦、欧司朗、GE、日亚、科锐都已经进入中国市场,同时,整个行业的上游绝大部分核心专利被国外企业所掌握。反观国内,LED应用产品制造能力占全球的一半,但没有一家企业专业从事LED光电子元件的研发及生产。全球LED領域的技术和专利,多被美、日、德等发达国家的少數大公司所占有。只要他们稍微一跺脚,整个LED国际市场难免发生“蝴蝶效应”。


  国家的政策,政府的支持,資金充裕的企业并不能解决核心问题。 “三流企业卖力气,二流企业卖产品,一流企业卖技术”。在与国外企业的“掰手腕”中,缺乏核心的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了我国企业屡屡失分的致命硬伤,而這也成为我国产业发展和经济建設的严重制约。


  行业竞争,LED照明洗牌在所难免。企业要想强化自己在技术領域的话语权,通过技术升级开始向中、高端产品延伸,势在必行。作为产业链的末端,資金应用来进行技术升级或者开发核心技术,而不能仅在产能扩建項目上疯狂撒钱。


  近年来,飞利浦等国际大厂不断加速并购步伐,在产业进入传统淡季时加快全产业链布局。去年年底,飞利浦公司收购全球五大灯具制造商之一的西班牙户外照明集团,加快进行全球LED照明产业链的深度布局,同时加大在华投資。2011年12月,飞利浦投資2500万欧元在成都建LED照明中心。


  一些跨国巨头已結成LED专利联盟,他们正在步步为营推进技术垄断战略,由此給中国LED市场带来更加巨大的压力。


  问题还出在政府身上。目前,很多政府采购主要关注终端产品价格,而没有过问你用的是谁家的芯片。這样的結果往往是国外LED芯片商借着中小企业快速膨胀的需要而大举占領国内市场。


  我们知道,着力自主创新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支撑。在中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的形势下,简单模仿没有前途,贴牌生产难有丰厚回报,走别人的路只能永远跟在别人后面。要避免受制于人,不做低端产品的加工装配车间,就应当让自主创新成为促进产业技术升级、改善外贸出口結构、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核心战略。


  从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从高消耗、高污染到节约資源、清洁生产,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实現又快又好发展,取决于自主创新,LED行业亦如此。


  自主创新的主体是直接面向市场的LED企业,LED行业需要一个宏观产业自主创新規划,一次自主创新革命


  “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着力自主创新提到了实現科学发展、推动民族振兴的战略地位。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建設创新型国家,這是我们党综合分析国际形势和国内发展阶段提出的重大指导方针,是推动我国实体经济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正确选择。


  我们所说的自主创新,主要指科学技术領域的创造性活动。着力自主创新,从本质上讲,就是通过创新极大地提升生产力水平,提高利用科技手段解决当前和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能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要使我国LED产业光明起来,必须加强宏观产业发展規划,合理布局,解决各地方政府主导的盲目发展、重复投資等问题,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国家的政策才能不会遭遇“紅灯”,才能推动LED产业真正优化升级。


  看来,不是我们LED企业缺乏创新的潜力,而是缺乏创新的魄力。客观审视我国LED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我们就能够发現一种积蓄中的能量,就有理由期待一种酝酿中的突破。然而,我们的LED企业的企业家目光太短浅了、太势力了,只忙于挣眼前的钱,自我傾轧,全无一点長远眼光,全无大局意识,全无振兴民族产业的胸怀。


  只有让LED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力,提升千千万万个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国家的LED整体创新实力才能得到增强。


  自主创新要有自立的勇气、创新的精神。无论是认识创新还是实践创新,无论是大的突破还是小的改进,都需要我们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LED产业是照明业的一场革命,LED产业的前景应该是光明的;然而LED产业的加快发展需要一场自主创新的思想革命。否則,我国LED产业的前景將是灰暗的。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中国LED照明产业被指前景灰暗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dtmuban",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