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日报》报道,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在节能灯市场已拥有不凡的知名度:全世界每生产4只节能灯具,就有一只出自建湖。自世界上第一只螺旋节能灯明管在這里诞生以来,建湖节能灯具产业一直处于较快的发展狀态。目前,该县节能灯年生产能力已达6亿只,占全国总量的70%;无脚螺旋节能灯明管年产达2000万只,列全国第一。建湖現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螺旋节能灯明管生产基地。
节能灯具产业現在是建湖县三大主导产业之一,也是盐城市全力培植的 12个产业集群之一。建湖县現有节能灯具生产企业300多家,拥有全国节能灯具行业中最齐全的产业链。
其实,建湖也只是中国内陆的一个普通县份,“自然資源相对匮乏,区位优势也不明显”,2006年,该县的地区生产总值也只有118.73亿元。那么,只有一个开发区和80万人口的建湖,凭什么来打造中国节能灯具之都呢?
一、当地非常注重普通职員和基层技术人才的培养。現在照明行业的企业在人才培养的问题上,普遍存在兩大问题:一是不够重视或者自己根本就不培养人才,只是一味的“引进”;二是只注重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而忽视对普通职員和基层技术人員的培养。与這种急功近利的人才培养策略相反的是,建湖县的灯具企业不仅注重高级技术人才的引进,还非常注重多普通职員和基层技术人員的培养。
比如说为解决技术人才匮乏的问题,建湖县成立了全国首家“绿色照明学校”,采用集中式、订单式、储备式等多种方式进行技术工人、劳务用工的技能培训,为本县节能灯具企业“量身定做”专门人才。与此同时,建湖灯具企业也比较注重引进成熟的技术和技术領军人才。這一双管齐下的人才举措,解决了企业的用人难题,为该县灯具企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這也为建湖节能灯具生产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条件。
二、坚持技术创新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动力。有技术人才,就能进行技术创新。近年来,建湖县众多节能灯具企业纷纷投身科技进步的浪潮,扛起了主创新的大旗,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该县的“百倍”牌荧光灯是最早被认定为国内生产荧光灯的行业标准;日月照明公司制定GB6844产品标准化体系,也被国家技术质量監督局采用为节能灯最新行业标准。現在建湖县节能灯具企业拥有国家专利成果60多項,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联合体30个,研发机构18个。为进一步推动企业向高端发展,建湖一批批自主创新的产品項目也正在开发之中。建湖县节能灯产业的技改投入也在不断增加,其范围几乎涉及到了“绿色照明”所有項目。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因为技术创新是层层递进的、无边际的,所以它为企业带来的边际效益也会不断增加。虽然建湖不少灯具企业目前还在从事低水平的贴牌生产,但建湖节能灯具企业技术创新的整体氛围已经形成,這对于建湖节能灯具产业链的形成,將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政府的政策支持为产业链的形成保驾护航。节能灯具产业是江苏省重点培育的产业集群,为將建湖打造成中国节能灯具之都,建湖县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措施,为节能灯具产业的发展营造一流的生产和投資环境,并不断加大資金扶持力度,加快培植龙头企业。
《建湖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規划纲要(2006—2010)》(草案)就提出,要求加速培植优势特色产业和产业集群,做大电子节能灯产业,打造“绿色照明生产基地”。在“十一五”末,电子节能灯行业年销售达40亿元以上,豪迈、日月、爱民、振亚、百倍5家企业销售超亿元,形成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绿色照明生产基地。当地政府已成为节能灯具产业快速发展的强有力的推动者。
在绿色环保热潮高涨、节能灯具灯饰产业持续升温的大好环境下,建湖当地灯企和政府能抓住机遇,适时而动,全力打造“中国节能灯具之都”,功成之日相信已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