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灯技术的重大突破,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已申請多項国家专利
节能灯行业期待已久的螺旋节能灯灯管自动弯管机,前不久由浙江临海市名佳照明有限公司总经理潘昌贵研制成功,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已申請我国发明专利。這个节能灯領域里世界性的技术难题,被中国人攻克了!
潘总酷爱机械設計与加工,有20多年生产多种机械設备的丰富经验。当他偶然看到螺旋灯管手工弯管的現狀时,使他产生了研制自动弯管机的强烈愿望。2004年,他开始了研制螺旋灯管自动弯管机的工作,从設計到定型,经过千百次试验,改进、再试验再改进,到2006年12月终于研制出符合要求的螺旋灯灯管。总投資约200万元,2007年8月接到第一个订单。
欧洲人自上世纪50、60年代发明螺旋节能灯以来,一直想实現机械化生产。上世纪90年代,德国人研制出直脚螺旋灯,美国通用公司研制出全螺旋节能灯,但由于弯管瓶颈没有突破,均没能商业化生产。
1993年,凭着一张照片,江苏建湖县振亚照明有限公司龚根山董事長用手工加半机械化的方法,生产出第一支螺旋节能灯灯管。1995年,在欧洲照明展会上,中国人生产的螺旋灯被評为“当年产品”。龚先生发明的手工生产螺旋灯管的工艺迅速流传,一直沿用至今,使螺旋灯管的生产实現了标准化与規模化,产量大幅度增加,且有取代U型灯管之势。
随着全球节能环保潮流的高涨,节能灯市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螺旋灯以其自身的多种优势更是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手工生产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近年来,我国有5-6家企业一直在研究螺旋节能灯灯管自动生产线,临海市名佳照明公司率先获得成功。2007年9月,申請国家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生产线包括了8項专利。
该自动弯管机有以下几个特点,結构設計合理,工艺流程科学,实現了机电一体化;劳动效率高,单机每小时生产螺旋灯管300只,是人工的3至5倍;产品一致性好,合格率达95%%以上;能耗低,每小时耗电只有5度。
为全面了解、掌握螺旋灯管的特性,该公司还投資50多万元,建成螺旋灯管厂,不仅解决了設备的热调问题,还可为生产节能灯的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明管与毛管。目前,已有5家大公司签订采购合同。
走近螺旋灯自动弯管机
記者于10月23日来到临海市名佳照明有限公司,在現场看到兩台螺旋节能灯灯管自动弯管机正常工作。对比手工弯管方式,感受到弯管技术的巨大进步。
8月13日,应潘昌贵总经理的邀請,浙江阳光集团的总经理徐国荣,副总吴国民与李先栗先生前往名佳公司参观了螺旋管自动弯管机在名佳公司的试机厂房,自动弯管机正在运行生产,所弯螺旋管的玻管直径为10毫米,圈數4圈半。
他们仔細察看机器的每一个动作:从自动送管、玻璃自动落人加热炉、兩个工位自动加热、机械手自动夹管送至弯管模并迅速旋转弯管与吹气、自动脱模并由机械手自动卸管至传送带。潘总介绍:弯管机的生产速率为300只/小时,成品率约95%,全机功率约8KW。 在他们一个多小时的反复观察中,机器始终流畅地工作着。据介绍,生产时一个工人可以照看3-五台自动弯管机,以每天开二班計,兩个工人可以完成手工弯管时约20名工人的产量,即可以使弯管工人數量减少为原来的1/10,且弯管的一致性有根本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