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新闻指出日本公司將建設全机器人蔬菜农场,于2017年开张。
为了解决劳工短缺问题,日本一直在发展全机器人自动化。据外媒报道,一家名为Spread的日本公司正在計划修建一个完全由計算机和机器人来控制的室内生菜农场,將于2017年正式开张。

Spread已经拥有几家大型的室内农场,并且环境很好。里面的蔬菜采用水耕法,不会消耗土壤資源。多达98%的水都被循环使用,也不需要喷洒杀虫剂,因为害虫都在室外。人工光照系统让植物脱离了对气候变數的依赖,這些灯光的能源都来自可再生能源。
完全自动化的农业生产环境更加适合生菜的生長,同样可以使生菜更便宜。目前,Spread每年种植7700万棵生菜,售价与普通生菜差不多。而通过完全自动化,則可以提高产能从而提高利潤。
現在,用計算机来控制室内农场的温度、湿度、光照和二氧化碳含量并不少见。而Spread則希望通过机器人来控制生产的整个过程,从播种到收获。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导师刘文科介绍,中国設施园艺产业发展迅速,2013年末設施面积已达到400万hm2以上,人工光栽培面积也有2000 hm2左右,設施园艺已经成为現代农业的支柱产业。而現代設施园艺的最高形式就是植物工厂,植物工厂的核心技术包括无土栽培技术、光照技术和环境控制技术,3类技术彼此关联,以植物高效生产为目标进行集成。
光作为环境信号和光合作用能量的唯一来源,是設施植物生長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的必需环境要素。設施农业生产对人工照明的需求逐年提升,人工补光与光环境精准调控已经成为决定設施农业产量品质及生产效率的重要技术。随着高精度环境控制型設施园艺形式——植物工厂的发展,以及半导体光源——发光二极管(LED)的成熟化进步,为人工光环境调控逐步走向实践提供了契机。按照植物光生物学要求,按需供光,分段管理,智能化管控,最大程度地提高了光环境调控的生物效益,为应对弱光寡照胁迫,调节植物生長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提供了新的有效手段。
至今,电光源栽培植物的历史已有150多年。事实上,植物的人工光栽培与人类照明技术的发展及人类对植物光生物学的认识紧密相关,大致经过白炽灯照明(incandescent lighting)、开放电弧照明(openarc lighting)、封闭气体放电(enclosed gaseous discharge)和LED固态照明4个阶段。

LED固态照明的应用是过去几十年来設施园艺照明的最大进步之一,其广泛应用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LED半导体光源的出現不仅为植物栽培提供了理想的光环境可控的光源,也为植物光质生物学研究提供了试验工具。LED光源具有传统光源无法比拟的光电优势,是植物工厂光环境调控的理想光源。

2013年,据行业分析机构WinterGreen研究报道,全球植物工厂LED 灯具产值高达12 亿美元,较2012 年增長了27%。然而,中国植物工厂人工光源的发展尚存在阻碍,主要表現在LED公司参与农业LED灯具研发的积极性不高,投入较少;虽然LED农业照明技术储备已相当丰富,但知识产权商品化过程缓慢,与国际水平存在差距;LED光源产品及其控制装置价格高,成为推广应用的障碍。因此急需产学研相关部门結合专利申請与保护机制,共同打造农业照明研发和销售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