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其实,你也可以用肉眼看到无线网络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5-14  来源:好奇心日报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392
核心提示:開著燈,手機便能有電能打電話和上網,這聽起來很酷炫,但這項超前的技術一直都在實驗室環境當中發生,對於普通人來說,這個項目還有多久走出實驗室,會讓我們的生活產生什麼樣的變化? 微軟亞研的沈國斌博士最早做室內定位的研究,在 2012 年的時候開始研究可見光通訊,就是室內的光源怎樣確定人的位置,去年,他所帶的團隊獲得瞭全球的室內定位比賽 IPSN 的第二名。 光究竟是怎樣傳輸信息的? 早在 2004 年,IEEE 雜志上就有論文解釋通過發光二極管(也就是 LED 燈管)提供無線網絡連接的方法,具體的原理是

 

  开着灯,手机便能有电能打电话和上网,這听起来很酷炫,但這項超前的技术一直都在实验室环境当中发生,对于普通人来说,這个項目还有多久走出实验室,会让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变化?

 

  微软亚研的沈国斌博士最早做室内定位的研究,在 2012 年的时候开始研究可见光通讯,就是室内的光源怎样确定人的位置,去年,他所带的团队获得了全球的室内定位比赛 IPSN 的第二名。

 

  光究竟是怎样传输信息的?

 

  早在 2004 年,IEEE 杂志上就有论文解释通过发光二极管(也就是 LED 灯管)提供无线网络连接的方法,具体的原理是這样的:

 

  LED 灯本来就是一个半导体芯片,跟传统的灯丝是不一样的是,芯片可以特别快地开关,例如使用交流电的灯是 60 赫兹,人类眼球无法识别灯光闪动。在一开一关的时候,光就有方波了,经过调制就可以传信息了,跟我们平常使用的电话的无线电通讯无异。

 

  目前全球的多所大学都有相关的研究項目,他们大多數都在实验室进行。在 2012 年,通讯业杂志 IEEE 上就曾经发表一篇让可见光传输速率达到 96 Mb/s 的论文。到 2013 年年底,上海复旦大学的实验室里已经可以让光一盏功率为 1W 的 LED 灯珠,提供灯光下的 4 台电脑上网,最高速率可达 3.25 Gbp 每秒,平均上网速率达到 150Mb 每秒。

 

  微软亚研早前也在做這方面的研究。和实验室將把光到設备的传输速率拉峰值极限的尝试不太一样,想要研究這种技术在普通电子設备上的可能性,于是他的团队就在淘宝买了便宜的 LCD 面板,几块钱的太阳能电池板、电路板和可以进行试验。

 

  目前,沈国斌的团队研究了如何用逆向反射器(Retro-Reflector),其实就是一种反光鏡,將光线原路反射回到 LED 灯上,形成了LED 和电子設备间相互通讯。他们已经能做到,在灯光 1 兆的开关频率之下,从灯光到設备的下行速度达到 10 kb/s,而从設备反光的上行速度达到 0.5 kb/s。

 

  在微软的亚洲研发中心,我们看到了這个用价格低廉的組件做成的试验品:不需要充电线,也没有 Wi-Fi 信号,只有一块装有 LCD 屏幕、反射鏡和太阳能板的类似手机大小的設备。点亮 LED 灯泡的手电筒直射,設备便亮起来,并且开始传输數据。LED 灯变成了一个普通設备的能量源和信息源。

 

  智能交通路牌、无需充电的物联网設备试试想象這样的场景——车灯照到了路边的路牌,路牌马上可以給车辆导航仪传输附近的路况,告诉你到达目的地最通畅的道路;早上起来一开灯,空气检测仪就能会告诉你室外的空气质量、温度和湿度如何,而這检测仪的显示屏就一直挂在床头,不需要充电,也不需要连接 Wi-Fi 或者藍牙。

 

  微软亚研的沈国斌博士表示,智能的路牌、不需要充电的物联网設备上述可能就是他们认为的可见光通讯的未来的样子。听起来很美,但現在依然停留在理论阶段。“我们第一个思路就是想去和产品部门讨论,看看這个东西有没有可能放到微软的大的产品藍图里面去,无论是我们設計,还是我们的想法,只要他们能够接受,我们就会很高兴。”

 

  但要实現這些其实并不容易,需要推出改造好的 LED 灯具,还需要推出有逆向发射器的电子产品同时推向市场售卖。而对于一个公司来说,光是从技术到产品,需要配合的相关团队有太多。

 

  研究和产品之间的距离有多远?

 

  1880 年,加拿大发明家亚历山大·貝尔发現了一个有趣的玩法:通过调节光束的变化,传递语音信号,可以进行双方无线对话——這就是人类第一次实現无线电话,利用的就是可见光通讯。貝尔为此发明申請专利的时候,连电力都没有出現,他也认为這“光电话”没有任何实用价值。

 

  事实上,无论是什么科研項目,在一个做产品的企业,产品部门依然是主导。产品部门有一些问题待解决的时候,根据此开发的技术是很快可以用到产品之上,而没有相关的产品計划的时候,將基础研究成果转化成产品十分有难度。

 

  “這种情况下,研究院的任务就是把這些很酷的技术通过发论文或者是内部的 demo 让产品部门了解,希望他们在下一次做产品計划的时候会考虑這个技术。”沈国斌這么说。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其实,你也可以用肉眼看到无线网络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dtmuban",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