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溪湖头光电产业园内,刚接受省委省政府工作检查组“检阅”没多久的省级在建重点项目——中科三安“植物工厂”,昨日又迎来一批客人的到访,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在内的近20家央媒30余名记者组团来到这一“耕种阳光”的神奇工厂,探索新兴光生物产业的“密码”。
2015年12月,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与福建三安集团共同发起成立了高科技创新型企业——福建省中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利用植物所于植物科学领域的研发优势,结合三安集团旗下核心企业三安光电领先的LED光源技术,进行光生物技术产业转化。去年6月,中科生物运用自有知识产权技术,在湖头光电产业园建成了目前世界上单体最大的10万级洁净度的全人工光型植物工厂。
工业or农业?
植物工厂建设在钢筋混凝土的厂房里,它究竟是工业还是农业?植物工厂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李绍华肯定地说,“植物工厂一定是农业。
“植物工厂是包括温度、湿度、光照、CO2和营养条件等在内的生长环境,全智能控制的植物高效生产系统,是现代设施农业、农业栽培技术、环境控制、材料科学、建筑工程和计算机等多学科集成创新、知识技术高度密集的农业生产方式,被认为是设施农业的最高级发展阶段。” 李绍华解释说,植物工厂不受自然环境制约,它能够全天候高效生产,这不仅能大幅提高土地利用率,还能解决日益突出的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在都市农业,还在国防装备、远洋舰船、沙漠荒岛、航空航天等特殊环境领域,对于解决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广阔的应用空间。
中科三安植物工厂内的蔬菜菜苗在LED光源下生长
“植物工厂是未来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也被世界各国列为高技术战略新兴产业。” 李绍华表示。
事实上,植物工厂模块化的栽培系统,在为沙漠、海岛等特殊环境提供蔬菜刚性需求解决途径的同时,更多地着眼于走进北上广特大城市普通百姓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