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智能家居三十年无进展 全因“只和自己玩”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1-07  来源:高工LED综合报道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501
核心提示:最近看到一份研究機構的報告,讓人頗為感慨:原來,早在1984年美國聯合科技就已提出智能傢居概念,也就是說,智能傢居序幕正式拉開已經有整整三十年的時間,而即便是經過瞭三十年的發展,這個領域目前還沒有特別重大的進展。    但是,這並不妨礙智能傢居最近一陣的風光和熱鬧。今年以來,全球智能傢居市場的熱情又重新被引爆,從互聯網巨頭,到傳統硬件廠商,再到無數創業公司,紛紛進軍智能傢居領域,誰都不想錯過這個前景光明的“新領域”。    一時間,各種冠以“智能”的產品湧現,小到智能插座、智能燈泡、智能手環、智能路由器,

    最近看到一份研究机构的报告,让人颇为感慨:原来,早在1984年美国联合科技就已提出智能家居概念,也就是说,智能家居序幕正式拉开已经有整整三十年的时间,而即便是经过了三十年的发展,這个領域目前还没有特别重大的进展。
  
  但是,這并不妨碍智能家居最近一阵的风光和热闹。今年以来,全球智能家居市场的热情又重新被引爆,从互联网巨头,到传统硬件厂商,再到无數创业公司,纷纷进军智能家居領域,谁都不想错过這个前景光明的“新領域”。
  
  一时间,各种冠以“智能”的产品涌現,小到智能插座、智能灯泡、智能手环、智能路由器,大到智能电视、智能空调、智能洗衣机、智能冰箱等,纷纷出現在人们的视野里。

   就连資本市场,但凡跟智能家居概念搭边的,今年股价都没少涨。但热闹的背后,市场还是没有能够被打开。落地实現难,消费者的接受度并不高,很多人都是“我先看看,但并不会为此买单”的心态。這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目前不少智能产品是“为智能而智能”,在传统的产品上搭载互联网模块就认为自己智能了,却没有真正切中用户的“痛点”;另一方面,与传统的产品类型相比,不少“智能”开头的产品确实在人与机器之间建立了新的联系和互动,但由于各智能终端厂商目前多还是各自为政,并没有解决所有产品之间互联互通的问题。
  
  于是,不管是互联网厂商,还是正在转型的传统硬件厂商,都在说要建开放平台的问题,都希望能够通过這个平台对用户數据进行整合、交互实現更为强大的功能,也都希望别人能够来用自己的开放平台。但事实上,平台并不是“你想建就能建得好”的,智能家居产业链条比较复杂,涉及家电、照明、车联、智能硬件、互联网等不同行业、第三方企业或服务,开放平台提供者需要將各种不同门类的参与者整合到一起,不是所有企业都有相应能力可以实現的。所以,現在一些宣称在搭建平台的厂商,其实还是“自己跟自己玩”。
  
  在目前搭建智能家居开放平台的厂商中,苹果的HomeKit被寄予相当的希望,HomeKit可以通过iOS系统连接家庭中的家电、灯光、门锁、摄像头、插座开关等各种联网設备并进行控制。尽管目前苹果对硬件的开发还比较少,开放性不够,但苹果令人难以企及的强大号召力也是它的优势。
  
  拥有全产业链优势的企业在搭建平台上也具有潜力,比如三星,丰富的产品线以及渠道和市场上的实力都为其Smart Home系统的推行提供了很大的优势。在国内厂商中,海尔最早涉足智能家居,目前从产品、平台、服务等覆盖都比较广,此前传统家电企业身份让外界对其开放平台如何吸引更多合作伙伴有所疑惑,前段时间海尔則通过成立智能家庭基金来推动其U+开放平台生态圈的建設。
  
  智能家居的推进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联盟的形式打通跨行业資源。正如业内人士认为的,未来智能化竞争不仅是单一企业之间的竞争,很可能是一个联盟和另外一个联盟之间的竞争。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智能家居三十年无进展 全因“只和自己玩”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dtmuban",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