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LED照明市场的“五大争议话题”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0-24  来源:半导体照明网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316
核心提示:近期LED照明的產業新聞似乎逃不過如下五個話題:行業洗牌、藍寶石襯底、MOCVD、價格戰以及中功率。這牌何時洗的完?藍寶石襯底升溫至何處?MOCVD國產化突圍之路走到哪裡?價格戰要幾時休?中功率崛起是噱頭還是鐵證如山? 一:行業洗牌何時停? LED照明產業正在加速洗牌,預計今年將有2成企業因為激烈的市場競爭關門。 璨圓光電董事長簡奉任昨(15)日表示,2014年LED照明將擔綱晶片成長主力,產值規模將直逼LED背光,但是來自於中、韓大廠的競爭未減,未來2年LED產業將持續出現橫向或是縱向的整並潮,晶片價格

近期LED照明的产业新闻似乎逃不过如下五个话题:行业洗牌、藍宝石衬底、MOCVD、价格战以及中功率。這牌何时洗的完?藍宝石衬底升温至何处?MOCVD国产化突围之路走到哪里?价格战要几时休?中功率崛起是噱头还是铁证如山?

一:行业洗牌何时停?

LED照明产业正在加速洗牌,预計今年將有2成企业因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关门。

璨圆光电董事長简奉任昨(15)日表示,2014年LED照明將担纲晶片成長主力,产值規模將直逼LED背光,但是来自于中、韓大厂的竞争未减,未来2年LED产业將持续出現横向或是纵向的整并潮,晶片价格也將持续走跌,晶片厂商只能以降低成本因应。

简奉任预期,未来2年LED产业难挡整并潮,除了上中下游的整合之外,同业的整合也可能发生,就如同过去的造紙产业,从初期的20家~30家整并到目前的規模,在价格压力之下,台商只能持续以降低成本因应。

德豪潤达集团副总裁、深圳锐拓显示董事長石耀忠表示:就深圳而言,因为拥有良好的LED产业基础和完整的产业链,這对深圳LED照明企业將是重大商机。自国家有关部门兩年前发布"淘汰白炽灯线路图"以来,LED产业竞争更加激烈,只有拥有資本和技术的企业,才能借助产业政策更快赢得市场。过剩、洗牌、寒冬,這些刺眼的词语,正是LED行业的現狀。钧多立、博伦特等LED企业陷入倒闭风潮。原因在于盲目扩张导致产能严重过剩,資金一旦出问题,就兵败如山倒。

一些企业为了打破市场僵局,不惜以牺牲质量为代价,一味降低价格进行竞争。目前在LED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都呈現出一种产能过剩的狀态。淘汰部分不合格企业,整合部分有发展潜力的企业,部分实力企业得到壯大,是LED发展的必由之路。"洗牌可以实現产业整合。"深圳LED产业联合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洗牌必定会淘汰一大批規模小、缺乏技术实力的企业。小企业倒闭后,設备、人才等資源会向規模化的企业流动,有利于整个产业的优化。

二:MOCVD国产化突围

LED产业外延芯片制造行业的同行,对爱思强(AIXTRON)和维易科(VEECO)兩家MOCVD設备制造商是"爱恨交织"。

爱思强和维易科生产的設备,在外延芯片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也因此,這兩家分别来自德国、美国的供应商長期把持了MOCVD产业90%以上的份额。

另外,由于国内地方政府2009年起实行MOCVD設备采购的高额补贴,令补贴政策的真正受益者不仅是国内LED企业,更推动了爱思强和维易科收益的大涨。

近2年来,中国企业也不断在MOCVD設备制造領域中求突破。尽管未必会享受到地方政府"豪气"的补贴,但若打破"外来和尚"的垄断格局,在LED产业仍处于发展中的阶段,国内企业也將分享到产业"紅利"。

"外来和尚"垄断

2009年前,LED产业和MOCVD市场很小,只有爱思强和维易科、一家日本公司提供MOCVD設备。2009年后,由于背光源的应用,LED产业实現了井喷式的发展,給這兩家公司提供了发展契机。此外,新进入的MOCVD提供商,有的不能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設备和技术(如美国的应用材料公司),有的未能及时提供設备赶上市场的窗口,导致了爱思强和维易科"霸主"的局面。"截至2012年,维易科占该产业62%的市场份额,爱思强的市场占有率降低至28%,退至第二。

全球LED需求的增長,促使了這兩家海外企业订单的上升。2010年、2011年,来自中国的买家大手笔采购,更使爱思强和维易科"數钱數到手软"。這背后,是中国地方政府的慷慨补贴。

中国企业"抢攻"

尽管中国地方政府現有补贴幅度已经减缓,但LED的大发展仍势不可挡,MOCVD設备的研发、生产仍存在较好前景。目前,包括中晟光电、光达高科、广东昭信及上海理想能源等數家公司都在积极涉足。

梁秉文说,2013年1月,光达高科已通过了MOCVD設备的工艺能力验证,并与国内外公司达成了長期供货意向。前述中晟光电负责人也透露,今年3月中晟光电已上市了自主研发的首台MOCVD設备,同时也有了客户。

但中晟光电前述负责人对本报記者说:"MOCVD是LED产业链中的核心高端装备。它不仅涉及50多种学科和很多高端技术,而且LED外延工艺难度很高,外延薄膜质量、薄膜厚度和波長均匀性和重复性的严格要求,对MOCVD設备开发提出了巨大的挑战。MOCVD設备的研发投資额耗费巨大,若企业没有長期、持续的投入,很难在短期有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

"在市场方面,兩家海外企业現正大幅降价,亏本傾销,這会严重打击国内的竞争者。"中晟光电上述人士表示,爱思强和维易科过去3年获得了巨大的政策及利潤优势,因此目前降价幅度高达40%~50%。

梁秉文則认为,兩家海外公司低价处理設备的另一原因是,个别国内大公司虽在几年前下单订购MOCVD,但没有真正采购,造成了海外設备商有大量的库存,需要解决這些库存产品。

SEMI中国資深分析师兼LED項目经理戚发鑫也表示,国内几个新进入的企业,已经有因起步不順以及市场竞争而退出的。厦门光电子行业协会秘书長马承伯也对記者说,国外的MOCVD厂商長期居于垄断地位,其用户从维护成本角度考虑,可能不会轻易转用国内的产品。

梁秉文说:"現在还不清楚国内政府的补贴是否也会傾向于国产化的公司,如果能有针对MOCVD国产化的适度补贴政策,那么国内企业也有望尽快获得一部分的MOCVD市场份额。"

一些国内企业也在试图寻找该产业中的"藍海"战略。如光达高科会提供一整套的技术解决方案,大幅降低客户对工程师的依赖,让技术人員易上手。"国外企业除了供应設备,其余的服务如工程师、售后服务等价格是十分昂贵的。"而中晟光电的策略則是,研制不同尺寸的多套設备供客户选择;而且其称,外延芯片的生产成本也为"世界最低",可大量降低气体和水电的消耗。2013年,中晟光电計划实現8000万元的销售,并在今年11月投产新厂房,届时望有4亿~5亿元的生产能力。

10月18日,由正泰集团主要投資的理想能源設备(上海)有限公司联手台資企业自主研发的MOCVD設备,正式投入试量产。這是兩岸企业共同合作在LED領域建立中华品牌取得的首次重大成果,一举打破了MOCVD設备市场長期被欧美企业垄断的局面,使LED設备的国产化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璨圆光电董事長简奉任博士认为,理想能源的MOCVD設备設計理念十分先进,创新和差异化特征突出,具有产能大、使用成本低的特点。

三:藍宝石衬底新机遇

近期,藍宝石衬底領域动作频繁,先是不久前美国藍宝石基板供应龙头RubiconTechnology发布财务季报,第二季度营收增長27.7%;台湾市场也紧随其后,晶元光电与台湾兆远科技、锐捷科技合作,包下兩家企业各兩条PSS生产线,以保证藍宝石衬底材料的供应;而后,兆远科技又通过董事会决议增发3000万股,以每股23元新台币的价格拟募集6.9亿元新台币,并投資10亿元新台币新建厂址以扩充产能。此外,随着平板电脑、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增長,藍宝石衬底材料库存也將得到释放。

种种迹象仿佛透露出藍宝石衬底材料市场將从谷底复苏,然而几年前藍宝石衬底产能过剩的惨淡景象,许多业内人士仍历历在目。据悉,国内藍宝石衬底加工企业中,单是長晶环节的企业在2010-2011年峰值时就多达50家左右,而经过几年的淘汰、兼并,目前只剩下不足三成。其间,竞争激烈程度不言而喻。

記者从贵州皓天光电了解到,今年,随着国内MOCVD設备數量及其开工率的增長,外延片生产企业对PSS(图形化衬底)的需求确实有所增加,其中2英寸晶片出货量与去年相比有所上升,4英寸和6英寸出货量基本持平。但该企业市场负责人徐韦认为,国内藍宝石衬底材料需求上涨,是由于价格的压力和国内产品质量有所提升,外延片生产企业將采购渠道从国外转向国内,這虽然对国内企业是个利好消息,但藍宝石衬底材料总需求量并未见大的增長。一些企业也透露,虽然出货价格有所增長,且增長幅度达到30%,但仍未能扭转企业亏损的局面,只是亏损得少一些了。

除了利潤的持续走低,上一次市场低迷所积压的库存也是一大难题。虽然许多外延片厂家对藍宝石衬底生产厂家提出,下半年需求会增大,希望藍宝石衬底厂家能够积极备战,充实产能,但从記者了解的情况来看,很少有企业为這样的"图景"所动心。欧亚藍宝光电的开工率仅有20%,连云南藍晶這样的行业龙头对扩产举动都十分谨慎。"前景还不明朗,上一次大热是概念性投資,這一次真正要考验终端应用的消化能力了,現在许多应用产品都在渠道商手里,是流转还是库存,這將决定下游对上游的拉动作用有多大。"可见藍宝石衬底領域的企业,都对上一轮"寒冬"心有余悸,而不敢贸然行动。

尽管除了LED应用产品,消费电子也是消耗藍宝石材料的重要渠道,但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担忧,手机屏幕、摄像头等器件对藍宝石衬底材料的依赖并非刚需,很快会有更廉价、工艺更简单的替代材料出現。

业内有分析认为,目前国内藍宝石衬底生产加工的技术仍有待提高,尤其是長晶环节所需的設备和工艺较多,需要国内企业下更多的功夫,才能生产出高品质的藍宝石衬底材料,扭转我国藍宝石衬底領域的被动局面。然而,今年LED应用放量所带来的全产业链复苏,传导到上游衬底材料領域,到底能有多大的拉动作用,持续时间有多久,还有待市场和时间給予答案。

市场调研机构IHS在14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预計,得益于电子产品硬件中藍宝石基板的使用量上升,今年用于制造基板的直径2英寸的藍宝石晶棒(sapphireingots)消费量將增長70%,达到54千米,预計到2016年的年消费量將进一步增至84千米,较2012年增長166%。

行业分析人士指出,在LED需求增長的同时,智能手机市场对藍宝石基板的需求也实現强劲增長,缓解了过去數年供应过剩給藍宝石晶棒市场带来的困扰。预計到2014年,用于生产智能手机和其他移动設备部件的藍宝石晶棒需求占总需求的比例將从去年的5%上升至20%。

藍宝石晶棒是三氧化二铝晶体,主要用来生产藍宝石基板,而藍宝石基板是LED照明所需基板的基础材料,需求量十分可观。IHS报告显示,2012年LED市场需求占到藍宝石晶棒全部需求的90%。

眼下,藍宝石晶棒的需求面临又一增長引擎。目前包括苹果在内的智能手机厂商正將藍宝石晶棒用于相机鏡头透鏡和主頁键(Home)按钮,這驱动藍宝石需求迅速增長。

行业人士指出,苹果"按下了刺激藍宝石需求爆发的按钮"。2012年,苹果在推出的iPhone5手机中率先使用藍宝石作为摄像机鏡头透鏡,在新近推出的iPhone5S中还使用藍宝石玻璃做主頁键按钮。這使得电子設备原始制造商对藍宝石材料的兴趣普遍上升,眼下其他智能手机厂商也在跟进,近期韓国LG公司推出的G2旗舰智能手机同样采用了藍宝石摄像机鏡头透鏡。

据悉,苹果正考虑在2014年推出的iPhone手机中使用藍宝石显示屏。相比于玻璃,藍宝石基板做的鏡头透鏡、按钮和显示器不但透明,而且具有更强的防划性。行业分析师认为,手机采用藍宝石作为屏幕玻璃只是时间问题,目前藍宝石原料的劣势仅在于成本。

据IHS报告,2012年用于生产智能手机和其他移动設备部件的藍宝石晶棒需求仅占总需求的不到5%,不过预計到2014年,此部分的藍宝石需求量將升至总需求量的20%。另据另外一家研究机构Yole的预测,到2018年智能手机屏幕將为藍宝石带来13亿-26亿美元的市场需求。

理查德还指出,得益于照明市场的增長,全球LED芯片制造商在2013年都提高了生产率,這提振了LED用藍宝石基板的需求。与此同时,智能手机市场的藍宝石基板需求也强劲增長。這些因素共同幫助缓解了过去數年供应过剩給藍宝石晶棒市场带来的困扰。

四:价格战几时休?

勤上光电业绩变脸的速度让人猝不及防。9月28日公司业绩预告修正公告称,预計2013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潤同比增長-10%至10%,就在8月29日,公司预計這一數字为10%至40%。业绩骤然负增長,且改变仅在一个月间。受此影响,9月30日公司股价一度跌停。业内人士提醒,今年三季度LED照明龙头企业发动凌厉的价格攻势,欲扩大市场范围、挤占中小企业生存空间,从目前来看却是率先伤及自身。

业绩变脸是公司股价重挫的导火索,公司于8月29日发布中报,同时预計1月至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潤变动区间为1.01亿至1.29亿元,变动幅度为10%至40%。孰料,9月28日公司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出炉,称预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潤盈利8299.86万元至1.01亿元,比上年同期的9222.07万元增長-10%至10%。

让市场人士担忧的是,公司业绩变脸的背后,是LED照明龙头企业在激烈价格战中的"出师不利"。

今年下半年开始,以飞利浦、雷士、亿光为代表的LED照明企业不约而同下调价格。一份7月的數据显示,一线厂商清华同方与雷士照明7w的LED灯泡的价格分别较6月下滑37.3%、36%,部分企业最高降幅甚至达到40%,引发业界陷入低价竞争。

不单如此,品牌企业迅速拓展销售渠道。以勤上光电为例,公司正在推进"百城千店"計划,計划未来三年年均打造1000家包括专卖店在内的渠道网点。

LED"价格战"接近尾声"品牌战"粉墨登场

面对不断壯大的新兴照明市场,LED厂商开始为了圈定自己的产品用户而煞费苦心。利用消费者对产品不了解這一特点,有些厂商开始在产品质量上大做文章,通过使用劣质原材料和减少应有的材料使用,获得更低的产品成本,从而降低了产品售价,在市场上大肆宣传低售价的产品。

目前我国乃至全世界的LED照明市场都没有统一的标准来约束产品质量,這也就給了這些厂商可乘之机。大量低价的劣质产品充斥市场,也給消费者和整个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损失。

市场的逐渐成熟带来的是认证監管的逐渐完善,也逐渐显露出价格战带来的问题。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加拿大对我国生产的照明产品实施召回,美国也曾召回我国生产的LED灯,紧接着欧盟又因我国生产的LED灯具质量问题发出消费者警告。

虽然我国的LED产品在价格方面一直具有优势,但在产品质量方面却处于下风,缺乏品牌的产品也难以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进一步导致了我国的LED照明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较弱的竞争力。

也许只靠国内市场也可以维持我国LED照明行业的发展,但這毕竟不是長久之計。随着市场全球化的发展,国外产品也会挤占国内市场。失去了地缘优势,在质量上处于劣势的产品,发展的后果可想而知。

可以看出,不管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竞争,LED产品的发展都离不开质量的保证。不论是从行业的发展来看,还是从企业的長远角度出发,提高LED产品的质量都是十分必要的。LED照明企业应该扭转发展思路,改价格战为品牌战,只有打出自己的品牌,將产品的质量做强,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五:中功率崛起之路

受到LED照明市场起飞,加上背光也同步往采用中功率产品的方向前进,中功率无疑是2013年最夯的LED規格,中功率LED产值首度在2013年超越高功率LED。LED照明需求快速拉升,随着价格不断下滑,厂商仍面临成本控制压力,中功率LED的高性价比也一跃成为市场主流規格,中功率5630系列问世后,广受灯具厂商青睐,并且同步应用于背光产品,韓系厂商已推出第二代5630产品,主打高电流特性。

继5630規格在市场大放异彩,日本大厂日亚化推出的3030系列也引爆市场需求,主攻0.5瓦至0.9瓦的3030系列产品的性能表現佳,加上售价最具竞争优势,整体来看,性价比最佳,包括韓国封装厂首尔半导体、台湾垂直整合厂隆达都跟进推出3030封装規格产品。

中国LED厂商也没有错过這波中功率LED潮流,在5630与3030兩大中功率規格之外,陆系厂商强攻具高电流特性的2835規格,并且主打可以同时用在照明与背光市场优势,而韓系厂商也趁势推出3528封装規格,抢占中功率LED商机。

从供需与价格趋势来看,中功率LED2013年第二季曾出現缺货态势,然而,随着台湾、韓国与中国LED厂都积极切进中功率市场,整体供給量已拉升,因而,中功率LED价格也随着供給增加而有持续下滑的趋势。

大功率LED雪上加霜传来没落消息

随着LED倒闭潮的迫近,大功率LED行业也开始走下坡路。但再差的年景也有企业销售火爆,大功率LED品牌企业还是在稳步发展,部分企业销售额在稳步增長。

从整体来看,大功率LED行业存在兩极分化的狀况--大的企业越来越大,小的企业越来越小,甚至难以为继。有行业評论家认为這是因为大功率LED大企业有品牌优势和規模化优势。中小企业无法与之抗衡。但這只是表面現象,因为大企业是无法完全占領整个市场的,他们无法占据许多細分市场,而這些市场恰恰就是中小企业的机会。

大功率LED行业下半年的走势將是品牌企业继续血拼,中小企业或消亡,或占領細分市场。

LED驱动电源市场与下游行业,特别是大功率LED路灯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LED各項性能参數的不断提升,LED照明市场逐步兴起,应用領域更加广泛,LED照明市场逐步兴起。

中功率取代小功率成LED王国新宠

小功率LED凭借光效高、成本低、技术成熟等优势占据大部分通用照明市场,而价格高高在上的中功率及大功率一直没有机会争抢市场,但最近中功率确有崛起之势,凭借技术的日渐成熟,价格的降低很可能会替代小功率LED成为主流。

LED小功率器件市场需求增長則將延续2012年的增長放缓态势。随着照明市场需求的爆发性增長,中大功率封装市场將出現井喷式的需求,市场需求旺盛和产品持续高毛利率成为大部分LED封装企业疯狂进入中大功率封装領域的主要原因。

中大功率器件具有高性价比,其中2835、5630(0.2-0.5W)系列产品,在同等功率下灯具使用上述器件的數量將减少50%以上,相应灯具成本减少较为明显,成为中小功率照明灯具的优先选择;而COB封装、集成封装因整体光效高、光斑好、成本低成为大功率照明灯具光源的最佳选择。

其中,在中小功率照明灯具产品中,使用中功率器件光源,不但器件使用颗數比小功率器件少50%以上,而且光源成本也低于小功率光源成本。

从供需与价格趋势来看,中功率LED2013年第二季曾出現缺货态势,然而,随着台湾、韓国与中国LED厂都积极切进中功率市场,整体供給量已拉升,因而,中功率LED价格也随着供給增加而有持续下滑的趋势。

中功率LED价格持续下滑,而照明市场价格战始终不能消除,這也许是中功率LED崛起之一,从最近市场需求表現,以及大厂的动作来看,中功率取代小功率是必然趋势。

从市场的总体情况来看,藍宝石衬底、MOCVD、中功率LED封装似乎要掀起下一轮LED热潮,洞悉市场动态,了解行业热门动态,抢占先机,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LED照明市场的“五大争议话题”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dtmuban",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