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四川新力光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力光源”)于5月发布的新一代交流LED照明技术成功通过中科院鉴定組的鉴定。
由10名中国科学院院士、2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領导和三位产业专家組成的鉴定組一致同意中科院長春应用化学所与新力光源合作研发的“发光余辉寿命可控稀土LED发光材料研发及其在半导体照明中的应用”科技成果通过鉴定。
鉴定組认为,该成果实現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跨越,达到国际領先水平,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掌握通过稀土荧光粉生产低频闪交流LED产品的国家。
继白炽灯与节能灯之后,LED凭借其体积小、光效高、寿命長、光衰小以及节能环保等优点成为人类第三代照明技术。
LED有直流LED和交流LED之分。目前全球大部分LED照明厂商生产的都是直流LED照明設备,這种設备需要配置一个交流电转直流电的的驱动器。由于驱动器元器件的使用寿命远远低于LED的使用寿命,因此直流LED的使用寿命大大短于交流LED,且大幅增加了LED照明設备的成本。
交流LED的研发已成一种趋势。不过,全球的交流LED研发厂商一直面临一个瓶颈,就是交流LED照明設备的频闪问题——频闪对人眼有着很大的伤害。
新力光源和中科院長春应用化学所自主研发的新一代交流LED照明技术,成功將稀土長余辉发光技术和半导体照明技术結合,解决了飞利浦、欧司朗等国际照明巨头都无法解决的频闪问题。
中科院鉴定組鉴定意见称,新力光源和中科院長春应用化学所研发的余辉寿命可控新型稀土LED发光材料,其发光余辉寿命与交流电频率匹配,可弥补交流LED电流波动导致的频闪,从而从源头上解决交流LED频闪的瓶颈问题。
新力光源研发的新一代交流LED照明設备比一般直流LED設备节能15%,比一般节能灯节电50%,而只有传统白炽灯能耗的1/8-1/10。
中科院院士佟振合强调了此項技术的長远意义和社会效益,“在能源如此短缺的今天,开发新能源与节能是兩条仅有的路,节能必须成为全社会的集体行动。”(記者 李渝 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