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LED照明产业迎来春潮般迅猛发展时,不少关于其出現投資过热的争议涌現出来。甚至有人认为在国内市场尚未真正启动下,狂热的发展將透支未来的产能和市场。
是前景无限还是举步维艰?中国LED照明产业究竟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无限前景”引企业逐利
“在相同照明效果下,半导体照明(LED)比传统光源节能80%以上,寿命比传统光源長10倍以上。”在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晶能光电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卢波拿着一只半导体藍色发光灯告诉笔者。
作为全球瞩目的新一代环保光源,LED以其高亮度、低热量、長寿命等优点,被称为21世纪最具发展绿色照明光源。目前,中国已將半导体LED照明列入了中長期科技发展規划,現在已经形成外延片生产、芯片制备、封装集成、LED应用的产业链。
LED照明产业投資过热
在利好政策的推动下,国内LED产业以井喷之势迅速发展。
南昌大学副校長江风益认为,从去年开始,LED照明产业开始出現从上游到下游快步发展的局面,今年上半年达到井喷狀态。据统計,2009年,我国LED照明产业,上游企业有近60家,中游器件封装企业有1000多家,下游应用企业有2000多家,就业人員超过80万人。2009年半导体照明上中下游产业的产值为827亿元。
高工LED产业研究所调研报告显示,如今,LED照明已经超越背光源成为LED市场增長速度最快的应用市场。到2015年,LED在国内照明市场的产值渗透率將达到1/4。
“正如數码产品代替胶卷一样,LED灯將以难以想象的速度代替传统白炽灯。”北京申安投資集团董事長庄申安说,“在市场的吸引下,很多企业都想占有一席之地。目前南方很多制药厂,酒厂都在做LED照明。”
狂热发展暴露产业缺陷
尽管市场预期如此之高,但現阶段,由于盲目发展,中国LED照明产业暴露出核心技术缺乏、创新能力不足、市场无序竞争等问题。
“就产值来说,現阶段LED在国内照明市场的渗透率仅为5%,核心技术依赖进口、整体成本较高成为阻碍LED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高工LED产业研究所博士张小飞说。
“LED芯片就好比汽车的发动机。核心技术的缺乏將直接制约這个行业的发展。”庄申安说。
据了解,LED上游芯片生产主要技术都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中,技术国产化进程较慢,影响了产业的发展。MOCVD外延炉及其相关配套技术是LED产业链的最高端,目前主要依赖进口,极大地制约了LED产业上游的成本控制。
“就整体水平而言,中国与国际一流水平仍有兩年左右的差距。”江风益认为,“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或地区都在加快推进半导体照明技术与产业的发展,在技术上,中国处于第二梯队。”
盲目的投資和核心技术缺乏使得中国LED照明市场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质量不稳定也是目前LED企业普遍面临的一个难题。
“有些客户高价买回去的LED灯,连几千小时也撑不到,甚至质量还不如传统照明。目前LED照明市场存在不少生产低质产品的中小企业,行业格局不稳定。”庄申安说。
“预計在3年内,目前只做室内LED灯的50%小企业將消失,其主要原因是质量不过关。”张小飞说。
笔者采访众多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国际巨头厂商进入中国市场,国内很多具有一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將面临被并购的风险,而缺乏竞争力的企业或將直接被淘汰出局
“如果我们不加以規范市场,未来將有可能沦落到为国外照明巨头做嫁衣的地步。”江风益说。
业内呼吁行业規范
随着生产、生活、城市街道等照明的持续增長,照明用电在电力消耗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据中国国际照明网统計,我国照明用电占全国电力消费总量的12%以上,并且以平均每年15%的速度递增。作为白炽灯替代品的节能照明产品市场正迎来良好的机遇。
“全球最大的照明生产商飞利浦曾预测,其10年内生产的照明90%是LED,這里的商机是巨大的。”在崭新的厂房里,卢波向笔者勾勒出LED照明产业的发展藍图。
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將推动技术快速进步,而国家对LED的扶持將为這个照明行业发展锦上添花。
随着技术不断提升,LED生产成本以每年30%的速度下降。业内人士认为,全部淘汰白炽灯的时间不会超过10年。
为使LED照明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多位专家建议,加强国家对地方LED产业規划整体的引导,尽快出台可执行的国家行业标准,特别是示范工程中相关产品的行业标准,例如路灯、隧道灯、显示屏、景观灯等,让各地政府采购和企业提供产品都有标准可依。
同时,尽快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加强检测机构的建立和規范,避免出現一些不符合实际的检测結果,提高整体检测水平和公信力。
不少专家认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加强下一代半导体照明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刻不容缓。同时,尽早实現半导体照明核心装备MOCVD的国产化,从根本上改变高端装备受之于人的局面,推动中国半导体照明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