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LC网站截图
这是DLC超过五年来对其固态照明技术要求的首次重大更新,将于2026年1月5日起接受新标准下的产品申请。
01 标准更新背景
DLC作为独立非营利组织,其技术要求定义了 Qualified Products Lists(QPL)的性能门槛。北美75%的能效项目依据QPL来确定符合补贴条件的高品质、高效商业照明解决方案。
DLC官网相关报告显示,对于此次的版本更新,DLC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Tina Halfpenny表示:“自从DLC上次更新规格已有五年时间,在此期间市场已经成熟,照明技术也取得了进步。我们的SSL V6和LUNA V2.0要求反映了与能效项目、制造商和照明专家多年的合作。”
此次更新将原先独立的SSL V6.0和LUNA V2.0政策合并为一套统一的技术要求,旨在简化管理工具、通过一致且简化的流程为制造商创造价值,并推动节能、减排和光污染防控。
02 关键时间节点
-
2026年1月5日:开始接受按新标准提交的申请
-
2026年12月:此前已获旧版认证、但是不满足新标准的产品将从SSL和LUNA QPL中移除
03 SSL V6.0核心更新
1 扩大产品类别
-
新增室外太阳能灯
-
增加琥珀色LED及1800 K、2000 K低色温非白光产品
-
引入“海龟照明”类别,专为沿海地区设计
-
增加E39/E40和E26灯头替代HID的全向和定向光源类别
-
纳入全色彩可调产品
琥珀色LED的明确定义:
-
直接发射型琥珀色:590-605 nm,FWHM ≤20 nm
-
荧光转换型琥珀色:宽带琥珀光,蓝光占比≤1%
-
过滤型琥珀色:白光+琥珀滤光片,蓝光占比≤2%
2 提升光效与光输出要求
-
标准版产品平均光效门槛提高14%,高级版提高12%
-
室外照明产品不再采用统一光效要求,改为按类别设定
-
新增琥珀色产品的光效要求
-
新增E26和E39裸灯光效及光输出要求
-
对低色温、高光效和低眩光产品更新光效允差要求
3 规范可控性要求
-
标准版需支持连续调光至20%及以下(户外灯具可分段调光)
-
高级版需支持连续调光至10%及以下
-
无集成控制功能的产品(0类别)不符合高级版认证资格
-
明确定义现场调色和全色彩可调产品的相关色温与Duv要求
4 提升光品质标准
-
室内产品色温范围:1800 K-6500 K
-
室外产品色温范围:1800 K-5000 K(体育照明和燃油泵棚:1800 K-5000 K)
-
CS4和CS7颜色维持寿命数据改为选择性上报
-
不再要求线性产品、工矿灯及一体式翻新套件的高级版统一眩光值
5 强化寿命要求
-
标准版和高级版均需满足50000小时的驱动寿命要求
-
2200 K-6500 K和过滤型琥珀色产品:L70≥50000小时
-
琥珀色LED(不含过滤型)和1800 K-2000 K产品:L70≥36000小时
04 LUNA V2.0关键更新
LUNA V2.0作为DLC减轻光污染的计划,包含了SSL V6.0的所有能效标准,并增加了户外照明的光污染缓解要求:
-
允许琥珀色和低色温(1800 K-2200 K)产品申请LUNA认证
-
新增“海龟照明”类别
-
灯具和户外翻新套件现可申请LUNA(不含灯管和室内翻新套件)
-
新增S/P值和蓝色百分比报告要求
-
增加交通颜色合规和夏威夷法规合规要求(蓝色含量≤2%且符合交通信号灯颜色标准)
05 行业影响与展望
SSL V6.0/LUNA V2.0技术要求在关键处大胆创新,在重要处务实可行,旨在产生持久影响。
总体来看,新标准将所有DLC合格产品类型的平均光效门槛提高了14%,部分产品光效提升高达30%。
同时,认识到光效必须与质量相配套才能支持长期节能和用户满意度,SSL V6.0对满足更高质量光阈值(如显色性和眩光控制)的产品提供了光效允差。
06 关于DLC认证
什么是DLC认证?
DLC是美国东北能源效率合作组织发起的一项计划,通过与美国和加拿大联邦、地区、州、公共事业单位和能源效率项目成员、制造商、照明设计师等利益相关者合作,推动商业照明领域的质量、性能和能效解决方案。
与家用照明产品的“能源之星”认证相对应,DLC主要覆盖商业照明领域,两个认证基本涵盖了所有照明产品。
为何要做DLC认证?
DLC认证产品目录被公共事业公司用于推广美国各地尚未被“能源之星”标准覆盖的高性能固态照明灯具。在北美,DLC注册产品均有资格获得政府补贴,使产品在市场上更具前景和竞争力。
对于非能源之星照明产品而言,DLC认证产品目录是衡量高品质、高能效照明产品的实际准则。
补充信息:
据DLC官网消息,DLC将于美国东部时间11月12日下午3点举行网络研讨会,详细介绍SSL V6.0和LUNA V2.0的全部内容。对于出口北美市场的中国照明企业来说,此次标准更新意味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建议相关厂商尽早了解新要求,为2026年的认证申请做好准备。
来源:中国照明电器杂志公众号
加QQ群|
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