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是我国能源发展的关键时期,在15%的约束目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激励下,我国光伏市场前景广阔。不过,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鹏在2月22日的SNEC(2011)第五届国际太阳能光伏大会暨展览会上表示:“凡事都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我国光伏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应当稳步发展。”
在过去一兩年,中国在太阳能应用市场的开拓領域已经采取一系列行动。据梁志鹏介绍,一是建造一批大規模并网光伏电站,除10兆瓦敦煌光伏电站外,还有13个二三十兆瓦的大型光伏电站項目正在逐步展开,此外,有不少地方政府的光伏項目也在建設当中;二是 用户侧并网和电量自发自用在实践中进一步落实,已具备了大規模复制的基础。
在這一系列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我国光伏市场迎来了新一轮增長期。2010年,中国光伏电池产量达到8000兆瓦,约占全球总产量一半,居世界首位;光伏发电市场装机量预計达380兆瓦,占全球总装机的3%.
当被问及未来5年的装机規划时,梁志鹏表示,中国光伏产业缺少的不是一个數字,“即使我们規划年增長1~2吉瓦這样一个看似井喷的數字,但是放在整个中国能源行业或全球市场中,仍然是微不足道的。現在最重要的是通过技术进步和模式创新,进一步提高光伏产业的经济竞争力,這样中国光伏产业才能健康、持续地做大做强。”他以备受争议的光伏电站竞标方式为例解释说,国家是希望通过竞争的方式,促进光伏企业的优化升级和强强合作,希望在未来3~5年,出現一个具备低成本、高收益的产业链組合,为行业的大規模经济发展树立信心。
值得关注的是,与大規模并网发电相比,分布式的用户侧光伏发电項目更具发展潜力。
据梁志鹏透露,“十二五”期间,国家能源局要推动建設100座新能源示范城市,其中,光伏发电將会是重要的新能源利用方式。
但他同时指出,“十二五”期间的光伏产业发展不应只依靠政策扶持,还要积极建立适应新能源并网的电力系统和运营管理模式,“‘十二五’前几年,我们將探索一些改革和试验,如允许用户自由选择周边的用户,进行电力交易,同时在太阳能和风能丰富但经济欠发达地区,率先建立一些新能源应用示范区域,通过智能化的电网、电器、电力系统更好地协调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