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着节能的旗号,“地球一小时”更像是一场主题秀。在2009年3月28日晚上8点半,全球多个地标性建筑相继熄灯。一个小时后,灿烂依旧,人们对于节能的兴奋和热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却在不断消退。于是有人断言,“地球一小时”对全球节能减排的贡献几乎可以忽略不計,仅仅是深度唤醒了人们的节能意识。而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风暴波及整个世界,寒流来袭,人们因面临着直接失业、薪資锐减等压力而必须为了节流而节能。這样也使得政府高效节能照明推广政策因为能源危机和经济危机而具有了更深远的指导意义,全民节能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如果说“地球一小时”的象征意义大于現实意义,那么另一方面,当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风暴使世界面临百年一遇的萧条。人们由于收入的下降,需要节约家庭生活开销成本,這使得我们对于节约用电將不能只停留在意识层面,必须马上行动。有了需要节能的意识,有必须马上行动的外部环境,那么我们节能行动的方向在哪里呢?答案就在日前刚刚揭晓的国家2009年高效节能項目招标結果中。
也许是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的需要,也许是中国持续节能战略的一种巧合,近日,我们了解到在财政部经济建設司、国家发革委資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2009年高效节能照明推广項目招标中,中标的全部是产品在节能方面有突出优势的生产企业。
据发改委秘书長韓永文介绍,推广高效照明产品,是一項切实可行的节能减排措施,計划全部实施后,每年可节电32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320万吨、二氧化硫3.2万吨。同时中央财政投入补贴2.8亿元,直接拉动社会消费6.5亿元。
而从去年的推广效果来看,第一年因为數量有限,不能满足消费者的购买热情,许多群众在得知消息赶到销售点时,产品已经售完。記者采访中发現,好多民众对国家的這項政策还不是很了解,知道政策的,又不知道何时何地能买得到节能产品,活动組织者第一年也明显缺乏经验,从而使得這項利国利民的推广工作没有做到完全到位。
2008年,经过中央和各地方政府的努力,我国超额完成了推广5000万高效照明产品的任务,今年的高效节能照明产品推广在去年的基础上加大了力度。为了配合政府推广工作,节能照明龙头企业飞利浦、三雄·极光照明等企业也在去年的基础上进一步练好内功,提高产能,用更多更好的产品来履行节能环保的推广职责。
“中标企业必须具备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提供的高效照明产品必须达到照明产品国家能效标准的节能評价值,其規格、型号必须通过国家节能产品的认证,而這些正是三雄·极光照明所孜孜以求的。”本次中标企业三雄·极光照明负责人如是说。
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对处于经济低迷中的企业和消费者的信心提振无疑將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政府采购示范,节能照明企业看到了希望,增强了信心,广大消费者的节能意识也將因为国家此次招标而继续增强,继续大力支持节能产品。从而企业和消费者形成良性互动,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融合成为了节能减排這个目标一起努力的共同体。
作为北京奥运场馆、上海世博会照明供应商的三雄·极光照明负责人谈到本次中标时说:這次高效节能照明項目中标大大提高了企业度过经济冬天的信心,为支持中国高效节能照明的推广,三雄极光將不断加大投入,加快研发高效节能照明高端技术与新产品步伐,从技术上切实继续改进,生产出更多、更好的节能产品。
一位在這次招标中没有中标的照明企业的负责人表示:我们虽然没有中标,但是通过這次招标看到了自己发展中的不足。在政府的推动下,中国將成为全球节能照明增長最快的市场,只要能在技术和产品上迎头赶上,经济危机会转变成企业的发展机遇。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节能照明企业在本次国家招标中应该说做出了积极响应,那么节能产品消费者的反馈如何呢?只要性价比适合,消费者心里对节能产品的那本账还是算的过来的。記者邻居王老太太在对节能产品的选择上就是一个生活中的典型代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王老太太跟随儿子来到了北京,虽然住楼房,但房子里用的还是电灯泡。“价格比市面上便宜2/3,去年他们来小区推广节能灯的时候我一下子就买了五个,感觉比电灯泡亮堂多了,一算账,还能省钱,所以今年就想把家里剩下的灯都换了。”王老太在小区销售点对笔者说。
如果说“地球1小时”是对人们的节能意识的一次深度唤醒,那么在经济危机来临时,节能减排的紧迫性通过一系列固定數据列出,更证实了直接节能比间接开源更有效這一事实,而此次政府对高效节能項目的重视,还有全民皆知的政府采购活动則为照明企业及广大用户指明了行动方向。可以预期,在此方向指引下,照明企业將会生产出更多更好的节能产品,而用户也会更多地选择节能技术突出的照明产品。這样始于“地球一小时”和经济危机下的全民节能行动,因为有了政策的指引,將不再会是戴着镣铐的舞蹈,而当是在你我他的实际行动下,成为全民的节能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