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到一則資讯时小吃一惊:比男朋友还万能的智能LED灯。难道現在取向不明的单身狗已经强大到让商家的宣传噱头都瞄准了他们?
言归正传,据這个报道称,這款智能LED灯装个手机App設計就可运用在不同场景。比如贴在墙上就是夜灯;放在自行车后面就当刹车灯;拿在手里是荧光棒;运动、烹饪时可作稚嫩計时器;听音乐时会根据节奏变换频率;可通过软件以不同图案显示天气;甚至自拍的时候还能拿来补光……
听起来好厉害的样子,但有多少人因此买单,不得而知,毕竟這种万能贴有时候意味着无能。据本人不靠谱推测,随身携带一个荧光棒的可能性是极小的。
事实上,类似這样标榜有各种“奇异功能”的智能灯比比皆是。但直到現在,依然没有人知道,真正的智能LED灯到底是什么模样。如何才能戳中用户痛点,连用户自己都说不上来。所以也就难怪各大厂商大多时候意淫出来的产品,常常无人捧场。那么LED照明企业要怎么走?
跨界大品牌的路线不一定对,甚至谈及深处,如何营造光环境、如何取悦用户,远远干不过在光世界造诣已极深的传统照明企业。但不可否认,走在更前沿、与用户有过更多亲密摩擦的跨界大品牌的路线,仍然具备一定的参考性。要么适合跟风,要么值得規避,要么还能找到牛逼的合作伙伴。所以,不妨看看,所有大牌在跟用户接触频率最高的智能灯泡領域都有哪些出品与动作。实用还是噱头?看完相信各位看官心中有數。
這些品牌企业推出产品之后,实际销量如何,受众接受度如何,我们当然难以得知。不如更加直接简单粗暴地了解一下目前获取的智能灯泡销售情况。
备注:以上數据只限于京东、天猫平台“智能灯泡”的关键词搜索,且销售超100的品牌(飞利浦Hue除外)。
当然,智能灯泡,只是智能照明产品线极小的一环,如今销售渠道多元,以上兩大电商平台的销量不代表一切,但却代表着部分,比如小米、美的,此类价廉品牌响的产品,明显更受追棒。而巨头飞利浦hue各系列产品,目前在這兩个平台都几乎无人问津。
LED照明企业到底要如何以硬件强手攻入智能照明生态乃至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圈,还有很多功课要做,还有很多棋要下,甚至还有很多仗要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