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金融危机形势尚未明朗的背景下,雷士照明浙江基地今年前5个月风景独好,出口节能灯达900万支,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实現了逆势上扬。
是什么成就了外贸出口“寒冬”下的如此标杆?雷士照明浙江基地总经理占仁燕的回答是:既定的转型升级之路以及部门的大力幫扶。
雷士照明浙江基地是雷士在浙江衢州打造的专业从事紧凑高效型节能灯的生产基地,年生产能力逾2亿支,是亚洲最大的节能灯生产基地,产品远销欧美、中东、东南亚、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公司已拥有授权专利22項,先后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研发和测试設备。”但如何确立企业的后发优势是占仁燕一直关注的问题,“苦于人才、信息等方面的难题,公司新产品研发一度处于停滞不前的狀态”。
了解到這一情况后,衢州检验检疫局专业技术小組多次赴雷士灯具开展调研,引导企业在产品設計、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产品检测和认证等方面加强对国外技术壁垒的应对。去年12月《非定向家用灯生态設計要求实施措施草案》实施后,衢州检验检疫局又搜集、整理有关电光源产业信息,第一时间“打包”送給企业。“這些有效信息,对企业成功实現技改、提高产品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雷士照明浙江基地一位技术人員说。
电光源企业实行流水线作业,生产环节质量控制非常关键。“从一只节能灯的毛胚打磨到走入千家万户的厅堂,這中间的制造环节差之毫厘谬以千里。”雷士照明浙江基地有关人士介绍,公司质检部门为此配备了數十名质检人員对原材料进货、生产线半成品、成品实施“全过程”控制,并先后投入100多万元,通过国际权威机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产品先后通过CE等认证。“过程”控制效果明显,在今年出口欧盟节能灯抽样检测中,雷士产品合格率达100%。
如今在“雷士”人看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高品质的产品是“雷士”跻身国际市场,并在全球金融风暴中站稳脚跟、进一步拓展的利器。
【观点链接】
吴長江:企业要学会在“危”中找“机”
面对今天雷士海外能够取得這样的成绩,她的成功是必然的結果,当今企业与企业间的竞争无非是企业的综合实力竞争,它包括企业的資金、团队、研发和核心技术等方方面面。而雷士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苦练内功,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为应对危机提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雷士总裁吴長江多次在不同场合表示,危机与机遇并存,企业要学会在“危”中找“机”。当前,逆势的环境下,别人在收缩的时候,像我们這样有实力的就应该要扩张,這是一个良好发展机会。过去生意好的时候,大家没有那种危机意识,每家企业都莺歌燕舞,都能赚钱。現在在市场上投入会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包括人才。企业要在国外扩张首先要有国际化人才,中国人在海外做生意时,文化差异是很难解决的。所以要想扩张必须准备国际化人才,特别是当地的人才很重要。
有人可能会有這样的疑问,在危机之下,企业的海外销售机构是否应进行裁員精简?吴長江总裁认为:雷士海外市场步伐不会因金融危机的影响而收缩,反而是大幅度扩张。去年在英国连续倒闭了兩家排名前列的企业,雷士將其优秀的人才挖过来,为以后市场开拓做人才储备。此外,雷士还打算在美国加强投入,將收购当地一家做了10多年照明的企业,利用現有的渠道和人脉資源向美国市场扩张。美国是非常广阔而成熟的市场,雷士必须要适应規律性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