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世界工厂”标榜的永远只是最廉价劳动力贩售地和靠近最大市场的一个地址,那么這个听起来一点“创意”都没有的词语绝对是一个愚蠢标签,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国,中国正面临新的挑战……
处于价值链波谷的“中国制造”
纵观当今国际市场,我们会发現“中国制造”已然成了低廉产品和质量次等产品的最新标志。对于一个立足中国出口到世界的制造商来说,這是一个艰难的时期。全世界的人们都在质疑“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
在全球智慧和劳动力合作无间的“碾平”世界,谁控制了“制创权”谁就能站在全球化产业链的制高点。具有文化气质的创意经济正在夺过充满铜臭味的資本权柄,开展着不含血腥的知识产权圈地,將人类的商业竞争由斗兽场一路进化到博弈的棋盘前。
按照财经界流行的“微笑曲线”概念,全球化生产的模式可比喻为一条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在抛物线左侧(价值链上游),新技术、新理念让产品价值上升;在抛物线右侧(价值链下游),品牌运作、销售渠道也让产品价值上升;惟独作为劳动密集型的中间制造环节、装配环节,处于抛物线最底端且利潤微薄——在全球制造业的价值链条上,中国外贸200强中,企业出口值有74%是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实現的,“外資NO.1、市场NO.1”的中国所处的,正是全球“微笑曲线”的中低端位置。
全球化顶点和底端的落差让中国的未来存在不确定性。如何尽快摆脱“同质低价”的惡性竞争局面,已成了许多中国企业苦苦思索的难题。正是由于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已经有舆论將中国企业比作“奶牛”,吃的是草,被挤走的却是高价值的奶。
中国太阳能將沦落成国外太阳能企业的贴牌基地
随着世界能源日益紧张,可再生能源正迅速从“替代能源”向“主流能源”转变,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发展迅速,太阳能利用越来越受到国际关注,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中国已经逐步跻身世界太阳能热利用大国行列,中国太阳能热水器推广保有量也占世界第一位。
但是在太阳能行业快速提升的背景下,各企业的发展却参差不齐,大多數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品质不高,行业内充斥着低质低价的竞争。众多企业为了局部的眼前利益而大打价格战,低水平的“价格内战”严重约束了行业的发展。這些“内战内行”的企业在自己制造的无序竞争的压力下,也面临長远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而在广阔的国际市场上,存在着巨大的太阳能消费需求,特别是在全球能源紧张的情况下,世界各国纷纷加强太阳能利用和推广,催生了潜力惊人的市场份额。中国太阳能企业在参与世界格局内的竞争时缺乏战略部署,大多數企业停留在OEM贴牌生产的阶段,没有意识到品牌和服务的重要性或品牌扩张乏力。因此,中国太阳能企业“墙内”你死我活,“墙外”力不从心的狀况,深刻诠释了太阳能市场的严重不对称性。如果不能突破“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這种尴尬局面,中国太阳能在全球竞争中,很可能將变成国外太阳能企业的贴牌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