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中国LED上游产业暗藏隐忧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9-02  来源:中国电子报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440
核心提示:北京奧運會不僅是各國體育健兒競技和拼搏的賽場,還是LED展示自己風采和魅力的舞臺。LED在開幕式表演、奧運會場館、景觀照明、室內外全彩顯示屏等方面的出色表現,為觀眾帶來震撼的視覺盛宴,使人們對LED有瞭更加直觀、深刻和全新的體驗和認知,LED的應用和推廣無疑將進一步提速。專傢預計,2010年上海世博會將成為LED應用的又一個裡程碑,屆時我國的LED產業將迎來新的發展高峰。 但是在北京奧運會LED耀眼和輝煌的背後,存在著我國在LED上遊核心技術方面的缺失,暗藏著產業的隱憂。據瞭解,奧運會中采用的LE
   北京奥运会不仅是各国体育健儿竞技和拼搏的赛场,还是LED展示自己风采和魅力的舞台。LED在开幕式表演、奥运会场馆、景观照明、室内外全彩显示屏等方面的出色表現,为观众带来震撼的视觉盛宴,使人们对LED有了更加直观、深刻和全新的体验和认知,LED的应用和推广无疑將进一步提速。专家预計,2010年上海世博会將成为LED应用的又一个里程碑,届时我国的LED产业將迎来新的发展高峰。

    但是在北京奥运会LED耀眼和辉煌的背后,存在着我国在LED上游核心技术方面的缺失,暗藏着产业的隐忧。据了解,奥运会中采用的LED器件和灯具主要是由中国企业封装和生产的,但是价值链中含量最高的功率型芯片基本上是从国外进口的。北京奥运会提升了LED应用的水平,但也反映出我国LED产品以中、低档为主,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高性能LED和功率型LED产品均要依赖进口的窘境。

    LED产业链主要包括外延片生長和芯片制造的上游产业、LED器件和LED封装的中游产业和LED应用的下游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形成从原材料、外延生長、芯片制造、器件封装、应用产品和配套、設备仪器等较完善的产业链。根据最新统計數据,目前我国从事LED的企业已达到2000多家。但令人遗憾的是,应用产品和配套企业占了绝大多數,有1700多家;其次是封装企业,约有600家;最少的是从事外延生長、芯片制造的企业,研究单位和生产企业总共只有40多家。這样的产业链分布表明,我国LED企业仍大都集中在应用和封装的产业链下游,上游产业力量弱小,整个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

    我国的LED外延芯片生产近年虽有很大发展和进步,但总体仍一直停留在中低档水平,还不能大規模应用于高质量的显示屏,以及中、大尺寸LCD背光等高端应用領域,我国高光效、高可靠的LED应用产品所用的高档外延芯片几乎全部依赖于进口,高光效的功率型芯片目前尚无国内厂家能够提供。

    当前LED上游产业呈現出好的态势,国内涉足LED上游芯片的企业不断增多。這一方面表明,业界对LED产业前景普遍看好,另一方面是随着产业的逐渐成熟和壯大,发展的重点会逐渐向利潤高的上游領域集中。有數据显示,近几年我国LED芯片产量增長率超过75%,2008年高亮度LED芯片产量將超过300亿只,从2007年至今国内新增MOCVD(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技术)設备约40台左右,計划购置的超过100台。

    但要真正实現LED上游产业的突围,仍然面临许多问题:一是具有创新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还是较少,很难与国外的同行竞争。二是国内LED外延、芯片不少研究成果很难在企业中推广应用。三是国内LED外延、芯片企业的产业化規模偏小,企业研发力量不足,产品成本偏高,缺乏竞争能力。四是我国发展上游LED产业过程中出現的地区各自为战、重复建設,互相封闭、惡性竞争的问题,也迫切需要解决。

    为了加快实現LED上游产业的根本突破,促进整个产业的健康成長,针对我国LED上游产业的現狀和问题,政府应该加大支持力度和调控能力,整合调整分散重复的研究机构,重点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创新項目,通过引导和宏观调控办法,集中資源扩大LED上游产业化規模。另外,还应加强LED技术基础研究、开发,下大力气支持关键設备和基础原材料国产化,并加快上游LED外延、芯片領域的专业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隐忧 暗藏 中国 产业 LED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中国LED上游产业暗藏隐忧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dtmuban",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