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焰火組成的脚印穿过天安门广场,一路向北,朝奥运主会场走来。巨大的脚印化作漫天繁星飘落,聚拢成闪闪发光的梦幻五环。“飞天”从天而降,簇拥五环。———這是奥运开幕式中的“梦幻五环”和“飞天”。
而這熠熠生辉的LED提供商,广州鸿利光电子,头上却悬着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美国国际贸易委員会(ITC)正对包括鸿利光在内的4家中国LED企业启动337调查。
記者近日从可靠渠道独家获悉,美国国际贸易委員会(ITC)对我国LED企业启动的“337调查”有望于兩周内結案,被调查企业与申請人达成和解,中国企业將赔偿數十万美元,以继续维护出口美国的权利。
广东成调查重灾区
“真倒霉。”广州鸿利光电子董事長李国平万万料想不到,自己的企业在我国LED行业中仅不大不小,竟然也成为337调查的对象。
記者来到广州花都汽车城,在一片寂静的工业区里寻找鸿利光的身影。马路冷清得可怕,偶尔有汽车在身边飞驰而过,記者好不容易找到兩个开摩托车的人问路,都没听说过這个企业,甚至还没听说过企业所在的“东风大道”,只知道“风神大道”。瞎绕了几圈后,终于看到一个警亭,问到了东风大道,在东风大道的西尽头,找到了鸿利光。
而這个占地约30亩、拥有约千名員工的鸿利光,便是此次337调查的主角。今年2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退休教授GertrudeNeumarkRothschild向ITC提起申請,指控全球34家企业在美生产和对美销售的发光二极管(LED)和激光产品侵犯其1項专利(专利号:5252499),要求ITC对被申請人启动“337调查”,并申請普遍排除令,我国涉案的4家企业均在广东———广州市鸿利光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市洲磊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市超毅光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市佳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据知情人士透露,申請人本打算向4家企业索要300万专利费,由4家企业平分,不过超毅光和佳光早已放弃应诉———也就是说,不再向美国出口该类产品。后来,在政府的指引下,为挽救LED行业对美国的出口,鸿利光和洲磊联合应诉。
而根据最新的进展,鸿利光和洲磊已经接到了和解协议书,兩者將共同向申請人支付數十万美元的费用———包括申請人需向政府支付的25%的个人所得税。目前,该赔偿已经获得了外管局的批准,有望于近日打款———這意味着,這场针对中国LED企业的调查,即將以和解收场。
不过,李国平并没有向記者确认這个結果,仅表示:“有望在近期得到完满的結果。”而该案的代理律师王加彬仅表示“有望在兩周内出結果”。
枪打出头鸟?
記者留意到,此次调查的4个广东企业,在LED行业中都是不怎么知名的中小企业。除了鸿利光是一家上千人的中型企业以外,其他三家都是規模很小的企业。同时遭到此次337调查的外国企业,却是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三星等知名跨国企业。在全国上千家LED企业中,這4家中小企业为什么会被看中?
广东恒益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白沙分析指,“337调查”申請门槛低但制裁措施严厉,相对于反傾销,耗时更短,费用更高昂,对原告即使败诉也没有赔款约束。中国法律界目前有能力应对337调查的律师少之又少,大多是被告直接与国外律师事务所直接合作,国外律师事务所再和国内律师合作,律师费动辄几百万美元,一般中小企业很难应对。而且,猝不及防的应诉方须在有限时间内,准备生产经营的所有材料,对于中小企业来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被调查的4个企业里面,鸿利光已经算是最大的了,但在行业内远远不是最大。”李国平无奈地告诉記者:“可能枪打出头鸟吧,我们连续3年在美国参展,并且在当地做了一些平面广告。”
337之火烧行业
這或许不是根本原因。知情人士透露,Rothschild教授是一位80多岁的坐轮椅的老人,他的家族也是澳洲最富有的家族之一。而为了這场调查,Rothschild組建了一个庞大的律师团,双方將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成所获得的赔偿。“Rothschild作为一位古稀的、富有的老人,是否有明确的动机为了那点赔偿大动干戈发起337调查?”
背后显然有深层次的原因———国际贸易战略,或者说,那只看不见的手或是部分外国企业。据商务部统計,2007年我国LED对美出口约3.5亿美元,同比增長53.9%,涉及我国LED对美出口的企业近百家。如ITC最终对我国产品发布普遍排除令,則在原告专利有效期内,我国任何企业生产的LED产品及包含LED的下游产品將被全面禁止向美出口。除了我国LED生产企业丧失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外,可能还会影响对欧洲、南美等地的产品出口,失去數百亿美元的国际LED产品市场。
“中国企业不应诉或者败诉对对方来讲并不是坏事,对方更想要的,是普遍排除令。337之火要烧的是中国整个LED出口。”知情人士指出。
实际上,這只看不见的手早被有关部门看见。该调查于3月20日正式立案后,商务部便紧急照会有关企业和行业协会,指出這是今年以来我国企业遭遇的第5起337调查,该案对我发光二极管产业及下游产业的影响十分剧烈,应給予高度重视。
“打這场官司对鸿利光来讲没什么好处。我们一年出口到美国的金额只有几百万人民币,但人家向我们要的也是几百万人民币。政府也希望我们站起来应诉,为了這个行业。但是,政府不可能出面为我们打官司或者赔偿,各种费用还是要我们自己出。”李国平表示。不过,記者获悉,在广东信产厅近日公示的“发展平板显示产业财政扶持資金項目”中,鸿利光位列其中,有望获得500万财政扶持資金———与此次赔款的數额差别不大。
值得庆幸的是,在這兩个企业的“英勇就义”之后,我国LED产品一如既往、连绵不绝地向美国出口。
■數据
我国企业今年已遭遇9起337调查
近年来,美国对我国启动的337调查有上升的趋势。1986年至今,美国共对我国发起近90起“337调查”,占美国“337调查”立案总數的12%左右。其中,70起案件都是2002年以后发起的,我国已连续6年成为遭受美国337调查最多的涉案国,受影响行业和产品包括机电类辐射至轻工、化工、生物、医疗器械等。2008年至今已有9起,占全部对华案件总數的80%以上,2005—2007年来的年均涉案金额达14亿美元。
机电产品集中了大量专利,且产品更新快,是337调查的重点对象。這一趋势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台湾地区和日本机电产品大量对美出口、涉案數量急剧上升的走势极为类似。
相关新闻
中国LED产业“337案”和解收场应诉花费创新低
针对中国LED产业的美国“337调查”终于和解收场。昨日,《第一财经日报》从广州鸿利光电子和洲磊兩家LED公司获悉,兩家公司已在一个月前与美国方面签署和解协议,但由于相关手续完全办理完毕,可能还需要到9月底。
广州鸿利光电子董事長李国平表示,鸿利光电子已经取得美国方面的兩項专利授权。虽然国内只有鸿利光电子和洲磊兩家公司应诉“337调查”,但在鸿利光电子、深圳洲磊和美国方面达成和解后,中国LED产业的普遍排除令警报也随之解除。
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下称“半导体产业联盟”)耿博主任表示,由于双方签订的是保密协议,所以协议的内容是不方便公开的,包括和解的费用。
警报解除
“鸿利光电子和洲磊的应诉幫助了整个产业。”李国平指出,鸿利光电子与美国方面达成和解后,鸿利光电子也成为中国唯一取得美国授权的LED封装企业。洲磊总经理林?撤姹硎荆?美国“337调查”本身就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公司为了进军美国市场不得已才和解。
不过,李国平和林?撤娑疾辉敢馔嘎逗徒獾木咛逄蹩詈鸵?求。但《第一财经日报》从多方打听获悉,此次鸿利光电子和洲磊应诉美国“337调查”和和解所花费的费用,可能创下中国企业应诉美国“337调查”的新低,各家的花费仅在100万美元左右。
据悉,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鸿利光电子的380多万颗SMDLEDS和SUPERFLUXSLEDS运用在了精彩节目之《星光》、奥运五环、太空人、倒計时击缶以及闭幕式工程上。“和解与奥运无关。”林平如是说。
LED格局
今年3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退休教授GertrudeNeumarkRothschild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員会(ITC)提起申請,指控全球30家企业在美生产和对美销售的发光二极管(LED)和激光产品侵犯其1項专利(专利号:5252499),要求ITC对被申請人启动“337调查”,并申請普遍排除令和禁止令,超毅光电子、佳光电子、广州鸿利光电子和洲磊共4家中国企业涉案。
其实鸿利光电子和洲磊并不是国内LED产业的大型企业。据商务部统計,2007年我国对美出口约3.5亿美元,同比增長53.9%,涉及我国发光二极管对美出口的企业近百家。其中大连路明、佛山国星光电、河北立德和深圳方大国科光电为国内一线LED厂家。
事实上,這也是全球半导体巨头加速向中国转移投資的重要原因。海力士无锡12英寸厂、英特尔大连12英寸工厂均拿到了当地政府高额的补贴。此前,赛迪顾问半导体产业高级分析师李珂对《第一财经日报》说,即使一般的半导体工厂,政府的补贴一般都达到了总投資的15%左右。
337调查:美国“337条款”禁止的是一切不公平竞争行为或向美国出口产品中的任何不公平贸易行为。這种不公平行为具体是指:产品以不正当竞争的方式或不公平的行为进入美国,或产品的所有权人、进口商、代理人以不公平的方式在美国市场上销售该产品,并对美国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损害威胁,或阻碍美国相关产业的建立,或压制、操纵美国的商业和贸易,或侵犯合法有效的美国商标和专利权,或侵犯了集成电路芯片布图設計专有权,或侵犯了美国法律保护的其他設計权,并且,美国存在相关产业或相关产业正在建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