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以外销为主的晨辉·光宝以一场声势浩大的招商大会暨新品发布会拉开了进军国内市场的序幕。作为一家外销型企业,他为何选择在2007年大举进军国内市场?时隔一年多,他在国内市场又取得了哪些成绩?
转型并非偶然
晨辉·光宝作为一家专业的荧光照明企业,早在创业之初就把国际市场作为企业发展的大舞台。历经多年的发展,在国外市场已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具备诸多优势。但是,作为外销型企业,国外市场做得再好,依然是一种被动营销,依然是国际品牌的OEM商,在国际市场上依然缺乏品牌话语权。没有国内市场不稳,没有国外市场不强!作为中国照明企业,国内市场永远是企业立足发展的根基所在。同时,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及欧美发达国家经济不景气,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給包括照明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带来了良好的商机,外销企业转型国内市场时机已经成熟。基于這种认识,2007年,晨辉·光宝果断作出决策,对企业经营实行战略转型,由过去偏重做外销,转为内外销并举。晨辉·光宝董事長赵国松表示,从企业長远发展出发,外销、内销要一起做,以便为企业向更高、更快、更强的長远发展铺路。
定位高端市场
晨辉·光宝的内销之旅并非一帆风順。虽然早在2005年底就开始接触国内市场,但是一方面对国内市场不熟悉,另一方面当时精力主要还是放在外销方面,所以内销进展并不大。到2007年,通过对国内市场系统的调研了解,晨辉·光宝注册了晨辉·光宝商标,加上已有的国际商标“CH lighting”,为晨辉接下来的国际国内品牌营销战略奠定基础。
既然在国内实施品牌营销,那么品牌定位必不可少。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晨辉·光宝洞悉高端市场的风险与机遇之后,毅然將品牌定位于高端市场。在保持特殊光源产品核心領域的同时,产品研发上逐步深化光源产品,与法国、韓国、美国等顶级照明設計公司展开合作,提高在灯具方面的設計研发能力。在品牌宣传上,一方面在2007年牵手《交换空间》栏目,借助央视媒体传播迅速在全国打响晨辉·光宝高端品牌;另一方面与中国照明行业主流媒体《古镇灯饰》展开合作,在传统渠道打响高端品牌争夺战,高端媒体与晨辉·光宝的高端品牌形象相映成辉。尽管市场培育的时间成本和資金投入很大,晨辉·光宝还是一如既往地坚持下来。对此,董事長赵国松這样解释:做品牌是一种责任和坚守。
走差异化产品路线
为了打造高端品牌,晨辉·光宝始终在坚持,期间也有不理解和弯路,也有流言蜚语和惡性竞争,但是它都順利度过。如今,晨辉·光宝不断研究创新,开拓差异化的产品市场。一方面,在高端特殊光源上推出晨辉·光宝“18宝”等不同細分功能光源产品。另一方面,在保证渠道网点數量和质量的同时,转向精耕工程市场。在政府单位、企业(工厂)、学校、写字楼、酒店、超市、医院等領域开展照明节能替换业务,并积极参与政府重点工程的改造与建設,产品入选《国家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并在许多大型工程項目中中标,在国家高效照明产品推广項目首批5000万只节能照明产品中,承担690万只的推广任务,并將在九大省份进行推广。
■記者手記
晨辉·光宝的内销经历告诉我们,外销转内销企业一定要坚持品牌建設和差异化经营的道路。一时的弯路并不可怕,只要及时总結经验教训,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外销转内销企业一样可以做得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