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几天,杭州运河边经常有一名穿着花衬衫的老外在转悠,一会和附近的居民比比手势,一会摸摸桥上的灯,看那架势,感觉他甚至想爬上映月桥的亭子上去瞅瞅。
他是谁?运河边散步的居民都很好奇。前天晚上,大家又看到他了,边上还有杭州市委书記王国平,一打听才知道,他就是运河亮灯的总設計师,来自法国的著名照明設計师Roger。离“十一”运河亮灯还有不到4个月,他心里也牵挂着他的中国作品,于是千里迢迢赶来現场调试。
映月桥上悬挂四角的大紅灯笼,路边灯柱上镂空的花纹,从這些洋溢着民族气息的小細节,可以看出Roger的心思:在亮灯的过程中,不忘融合国际与中国元素。“由于最近都下雨,不能演示灯光的动态效果,有些遗憾。不过我也跟附近的居民聊了聊,听上去他们都还满意,我个人为自己的作品打90分。争取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继续完善,达到100分。”Roger用流畅的英语说着。
一路走来,杭州的“学生”们也从本地人的审美角度給這位法国“老师”提了不少建议,比如色彩。記得最初法国方案让人惊艳之处就是对白光的运用,“一圈看下来,发現藍光太多,一方面偏暗,另一方面到了冬天会太冷。”王国平也了解到現在国际上通行白光,“如果足够亮的话白光非常大气。”Roger边听翻译边点头。
在场的人都对映月桥下的威尼斯水灯(据Roger说,這种发光杆,意大利水城威尼斯随处可见)記忆深刻,在水中的灯柱大约十几厘米的直径,上面雕着中国龙,随着水波的起伏光影柔和的流动。“晚上确实好看。但是白天呢,如果几根柱子這么硬朗地在水中,会不会造成视觉污染?這些灯柱到底是扎根在水底呢,还是做成‘浮子’的形式让它漂浮在水面上?”有人提出疑问。Roger一直侧耳听着,不时在本子上記上一笔。
最后,王国平兴致勃勃地和运河综保委主任陈述探讨起来:运河正在申报国家5A级景区,不如把映月桥一段200米的运河亮灯试验段做成5A级景区的标杆,不仅灯光,连绿化、小品一并考虑,做个样板出来。
夜色中,在藍绿柔光的映衬下,古色古香的运河映月桥变得楚楚动人,周围的水面雾气蒙蒙,好似一幅中国水彩画。前天晚上,运河映月桥兩侧各100米范围内试亮灯。正在現场调研的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記王国平被美丽夜景深深吸引,不过他担心:藍绿色光在冬天会不会太冷了?
适当可以用点暖色调
映月桥上,法国設計师罗格用金色白光,打在桥的瓦面、屋檐、廊柱上,可亮度不一样,很有层次感。桥底不用光,罗格说,主要是怕产生眩光,让游人刺眼。
水面上雾蒙蒙的感觉,是由一套装在河岸上的彩色照明系统营造出来的。每到夜晚,运河上升起的水汽会將光雾的朦胧效果放大,仿佛梦境。
王国平说,這种色调在夏天很配,可到了冬天,还用藍绿色,会让游人感觉有点冷,是不是可以适当搭配点暖色调。
每根灯柱都可做成艺术品
在试验段兩岸,竖着多盏威尼斯水灯,每一盏都有支架固定,外壁上还雕着水龙、趴蝮,展現东方风韵。罗格说,這种水灯,在水城威尼斯随处可见,已成为标志。
記者看到,每一根灯柱上都有6盏大灯,最上面的兩盏为浅黄绿色,而下面的四盏藍色灯呈螺旋狀盘旋而下。灯柱比较密集。有专家提出,每一个灯柱都可以做成艺术品,而且可以保持不同间距,不要太“規矩”。
不少灯具为运河定做
为确保亮灯试验段的实施效果,严谨的罗格在設計中,对所有使用的灯具要求都非常苛刻,采用的灯具大多为世界品牌VF灯具,部分灯具甚至是专门为实現运河亮灯效果而定做的。
由于這些灯具在国内市场上均不可能采购,从3月以来,有关部门专门开展了灯具設計、灯具加工及灯具测试等多項工作。从4月下旬到5月中旬,所有灯具依次经过罗格精挑細选。
9月30日前完成运河亮灯
3月以来,杭州市运河综保委一方面通过试验段来检验亮灯方案的实施效果,另一方面为了确保方案的原真性,委托罗格继续开展深化及施工图設計。
4月下旬,完成包括灯具制造图紙在内的深化图紙,5月上旬,试验段施工图紙经現场地形地貌对比后,定稿并出图。6月下旬,确定全段施工的灯具清单。7月上旬,完成全段施工图。
根据试验段的亮灯效果,运河综保委將在不断调整完善的基础上,在7月中旬,运河全段施工动員工作將在下城、拱墅全线推进,8月上旬,力争施工进场,以确保9月30日前基本完成运河亮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