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1世纪、全球竞相追逐的朝阳产业,太阳能产业在我国却陷入了尴尬局面:产能仅次于日本、德国,居全球第三位,应用却非常有限,90%以上太阳能电池出口。已有的太阳能項目,也以烧水洗澡的太阳能热水器为主,而光伏发电項目則举步维艰。這是記者从昨天开幕的第二届国际太阳能光伏大会上获悉的
以上的增長率高速发展,是一个比IT发展还快的产业。我国的“逐日产业”发展更为迅猛,已经成長为全球第三大光伏制造基地。目前,我国生产的太阳能电池近95%用于出口,其中德国使用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設备,9成是中国制造。
太阳能光伏发电为何在我国发展如此缓慢?与会专家认为,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項目遭遇三大瓶颈:一是价格瓶颈。目前我国燃煤发电每千瓦时上网电价仅为0.31元,而太阳能发电每千瓦时价格估計在5元左右。二是政策瓶颈。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未給出太阳能发电的上网电价,也没有任何太阳能发电的电价补贴,导致很多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处在白晒太阳或自給自足的狀态。三是市场意愿不足。在我国公民心目中,太阳能几乎就等于太阳能热水器,对于光伏发电則很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