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市场研究公司CIR预测,全球LED市场將从2004年的32亿美元,增長至2008年的56亿美元;据悉,2006年我国LED的产值为140亿元,预計2008年应用市场規模將达到540亿元,到2010年国内LED产业的規模將超过1000亿元;不仅如此,LED除了在传统射灯、广告应用、户外照明、节日产品上得到大力推广外,未来最大的应用是普通照明。
很多国家都在加紧立法,鼓励使用节能型光源。欧盟、澳大利亚和美国分别將从2009、2010和2020年开始禁用白炽灯泡。国际主要照明厂商和第三方咨询机构都预测,至2010年LED將广泛应用于室内照明。以LED占普通照明市场10%計,届时LED普通照明市场的潜在規模將达250亿美元。
显然,LED风正以势不可挡的趋势向我们吹来,国内企业纷纷蠢蠢欲动,希望抢占出口市场先机,争取最大的市场份额。
核心技术需提升
核心技术的缺乏,是目前我国LED产业及出口面临的一个巨大问题。在LED产业链中,包括LED外延片的生产、led芯片的生产、LED芯片的封装以及led产品的应用等四个环节,其中外延片的技术含量最高,芯片次之。長期以来,我国是LED封装出口大国,企业主要集中在下游技术含量不高的封装領域,依靠绝对的价格优势在出口市场取得地位。而上中游領域只在近几年才逐渐发展,国内的LED芯片供应能力目前远不能满足需要,许多LED制造商还在大量进口。這大大制约了我国LED出口的发展。国内从事芯片研发和生产的企业只有少數,大多也是政府扶持的企业,早期比较出名的是厦门的三安集团、大连的路美集团。而占LED出口量较大的中山,也只有銀雨等大型企业涉及芯片制造。
在LED芯片产业发展中,高亮度LED芯片是企业生产的投資重点。专业人士预测,2008年高亮度芯片产量將超过普通亮度芯片,LED芯片产业进入高亮度时代。然而,据厦门三安集团中山市宝安照明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波介绍,目前国内对于高亮度芯片的研发和生产还存在很大难度,主要是成本提升的压力。在提高产品技术、质量的同时,設备、人力、技术引进、综合資源上的投入給企业造成很大困扰。目前,国家扶持、外商投資的带动、行业共同和谐发展,成为促进LED芯片产业发展的推动力量。
国际阻力不容忽视
随着LED市场的不断扩大,各大国都希望在出口市场分得蛋糕,国际贸易摩擦將不可避免。近年来,由于看好LED的潜在市场,一些外資企业纷纷进入我国設厂,并已从早期的以封装厂为主转向技术含量更高的芯片环节。未来几年,我国大陆地区將成为继日本及我国台湾地区之后另一个LED产业基地。這对我国LED的生产和出口起到了带动作用。然而,国外技术壁垒的频繁設置,成为出口的一大阻碍。据悉,针对LED芯片出口,日本設置有日亚、CREE专利,由此我国的LED芯片不能出口至日本;而近期即將出台的美国UL标准,也对国内LED出口企业造成很大压力。从LED出口的发展趋势看来,国外技术壁垒的設置將会越来越多。所以国内企业最重要的是要练足内功,保障出口产品的质量。
另一方面,近年来,美国GE、荷兰飞利浦、德国欧司朗這三大世界照明生产巨头,纷纷与半导体公司合作組建半导体照明公司,加速产业扩张,提升竞争优势,寻找新的经济增長点,這对我国出口企业影响颇大。 虽然這类出口集团多出口高新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但它们的封装、应用类LED同样会在海外市场占有一定份额,而它们惯用的手段是与出口市场当地强势力量合作,取得绝对优势。据行业人士透露,在印度,飞利浦、欧司朗就曾与当地政府签定led出口协议,限制印度市场只使用他们的某类LED产品。這直接导致我国出口损失惨重,有些企业不得不放弃海外市场。专业人士指出,当此类情况发生时,企业大多通过避开市场,开拓其他市场的方式解决;还有一部分企业未雨绸缪,通过自主创新,开发不同于竞争激烈的产品来争取海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