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提示:目前我国节能灯产品出口看好,内销发展缓慢,“墙内开花墙外香”。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員会近日联合发布的《高效照明产品推广财政补贴資金管理暂行办法》,无疑对国内节能照明行业和生产企业是一极大的利好。各大节能灯企业早已开始备战内销市场的“黄金期”。浙江阳光、佛山照明、厦门东林电子等国内节能灯龙头企业纷纷加大了拓展内销市场的力度,在增資扩大生产基地建設、借鉴外销成功经验从技术領先的层面上辅助自有品牌进行推广,以及积极参与国内公共設施节能照明改造工程方面作出了努力。
元月21日,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員会联合发布《高效照明产品推广财政补贴資金管理暂行办法》。今后,城乡居民用户每只高效照明产品,中央财政按中标协议供货价格的50%給予补贴;大宗用户每只高效照明产品,中央财政按中标协议供货价格的30%給予补贴。受此利好刺激,沪深股市的照明行业股逆市走高,当日盘面上,佛山照明上涨6.70%,浙江阳光上涨7.74%,雪莱特上涨2.05%。浙江阳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区总经理章涧中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访时表示,国家這一扶持高效照明产品新政对整个行业是极大的利好,对国内龙头企业拓展内销市场势必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墙内开花墙外香内销市场潜力巨大長期以来,我国节能灯产品一直以质优价廉走俏国际市场,而在国内市场市场却面临着“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遇。目前全球90%以上的节能灯在我国生产,我国70%以上的节能灯用于出口,只有不足30%的产品在国内市场销售,居民节能灯的使用率还不到20%。
根据中国照明电器协会理事長陈燕生分析,造成目前我国节能灯产品“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由于国外的市场需求比较大,使节能灯出口大有可为;另外,国内市场竞争激烈,节能灯生产企业比较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厂商随意打压价格,导致节能灯产品在国内市场认可度偏低。
記者在市场上了解到,一个15瓦节能灯的亮度,相当于60瓦的普通灯泡,而市民不买节能灯而选择普通灯泡,主要是因为节能灯价格高。和1.5元一只的普通灯泡相比,一只节能灯售价至少在20元以上,所以很少有人问津。实际上這是一种误区,有专家测算,如果以功率为11瓦的高品质节能灯代替60瓦白炽灯,不仅减少耗电80%,亮度还能提高20%~30%。以每天使用4小时、推广使用12亿只計算,一年可节电858.48亿千瓦时,而三峡电站年发电量也只有850亿千瓦时左右。
而在国际上,受全球气候变暖、能源紧张等因素影响,节能、环保已成大势。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继澳大利亚率先封杀白炽灯后,去年3月,欧盟春季首脑会议达成了欧洲各国將在兩年内逐步用节能荧光灯取代能耗高的老式白炽灯泡的协议。加拿大和美国的一些州政府也表示了將考虑效法澳大利亚,逐渐淘汰白炽灯泡的意愿。這些都为我国节能灯的扩大出口带来了巨大商机。
厦门一家节能灯企业负责人称,目前我国已经掌握了节能灯的核心技术,但是由于优质产品价格较高,在国内市场上的销量有限,因此,大型的、具备相当生产实力的企业基本选择放弃国内市场,90%以上的产品用于出口。章涧中也告诉記者,尽管近年来我国节能灯在欧盟市场遭遇了反傾销壁垒,但国内一些龙头企业通过加大自主创新开发高端产品,以及不断拓展多元市场,出口势头不减。章涧中预計,去年浙江阳光节能灯的出口额在3000亿美元左右,同比增長约25%。同时,浙江阳光在境外办厂方面也有了新的进展,始建于2003年的阳光越南公司,目前規模已进入越南所有节能灯行业的前3位,年产值超过1500万美元,出口创汇达1400万美元。去年浙江阳光还与印度一家公司合資在新德里地区建立了一家主要从事节能灯生产及销售业务的合資公司,在建中的這家合資公司投产后,計划年产节能灯400万只。曾因积极应诉“反傾销案”而名声鹊起的厦门东林电子公司,其节能灯已占据了印尼的主要市场份额。
政府加大扶持企业扩大内销正当时
一直被“墙内开花墙外香”現狀困惑着的国内节能灯企业,在近期国家出台的一系列鼓励和扶持高效照明产品生产、推广使用节能灯的政策措施中看到光明。很多企业表示,国家节能战略的推行和优惠政策的落实,让节能灯行业迎来了国内市场的“黄金期”。
国家发改委去年已宣布,將在未来5年间在全国推广1.5亿只节能灯,节电290亿度。至去年10月底,中央国家机关已全部完成办公区所有非节能灯具的更换改造,实現节能灯使用率100%。据保守估算,节能改造后每年可节电约1246.3万度,折合电费872.4万元,1年半左右就可收回改造投資。各地政府也纷纷为节能灯的发展制定了規划。去年7月,青岛市政府下发通知,要求全年全市完成47万只节能灯的推广使用任务,到2010年,全市禁用白炽灯。福州市則要求去年年底前,全市政府机构要將本单位使用的办公照明灯具全部更换成节能灯具。今年伊始,河北省也提出了自
各大节能灯企业对拓展国内市场更是摩拳擦掌,去年,佛山照明就宣布,計划在兩年内用1亿資金元购买4条T5日光灯的生产线和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