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密西根大学研究团队在白光OLED上設計一纵排串联光栅系统及微米透鏡后,该組件已能达到每瓦78流明亮度,几乎已达到日光灯管的发光效果。
纳米分子科技应用在照明或感测等IC芯片与組件模块制程,使照明組件微小化、低功耗与高流明…等效益又前进1大步。以往所制造OLED已能产出比灯泡更明亮的照度,但装配上照射光只能被包在組件里。
密西根大学研究团队,借着便宜的朔胶或铁质薄片基底制造有机半导体,使白光OLED能采用低温滚动制造技术,取代昂贵的硅晶基底制程,压低生产与制造成本。其原理是,运用在二氧化硅上蚀刻一层光栅,將穿透玻璃面,且经一层圆盖狀微米透鏡所捕捉的光,折射并导出組件外部。未来研究目标將简化过程,朝着突破120流明亮度方向努力。
OLED光电转化率仅为25%
犹他大学科学家ChristophBoehme和JohnLupton最新研究結果显示,OLED获得高发光效率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容易。研究称,先前认为OLED最高可以將63%的电能转化成光能,而非热能,現在看来,OLED的光电转化率仅为25%。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8月17日在线出版的《Nature Materials》杂志上。
Lupton称,這是第一次有人做基础的OLED量子力学研究,這是項艰苦的工作。OLED是一种很重要的发光材料,因为它们比无机LED(包含镓、砷、铟等无机材料成分)便宜且更易于制造,无机LED光电转化率可以达到47%-64%,但过高的成本限制了其发展。
过去很長一段时间,业内普遍认为25%是OLED的效率上限,但2001年犹他大学一些物理学家在《Nature》杂志发表文章称,OLED效率可望达到41%-63%。
但是,新研究結果表明,25%的上限也许是正确的,至少对于純的MEH-PPV這类有机聚合体是這样的,可能对于其它材料也是如此。也许“掺杂”其他化学物质的有机半导体材料的效率可能会达到25%之上,但Boehme仍对此表示怀疑。
不过,Boehme并没有因此否定OLED的价值,他认为,即使OLED比LED效率低、寿命短,但成本却比LED要低。此外,OLED最大的优势不在照明本身,而是取代現在的电视和电脑屏幕的液晶显示(LCD)技术,OLED更便宜,可以制成柔性材料,视角和颜色范围更宽,而且比LCD更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