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与福建三安集团有限公司自签署协议以来,在“光生物产业”共建植物工厂方面开展合作有了最新进展,LED植物工厂即將在安溪奠基开工建設,正式落户安溪。
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颠覆
2014年10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与福建三安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在共建植物工厂方面开展合作。這是植物所落实中科院关于上级重要批示,組织实施“率先行动”計划的重要举措之一。此次合作以研发带动基础研究,希望促进我国植物工厂建設和相关基础研究的创新发展。
植物工厂是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颠覆性的创新,它使农业生产从自然生态束缚中脱离出来,不受季节、地形和环境的限制,周年不间断地进行植物产品生产,是現代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吸收应用高新技术成果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領域,代表着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目前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
植物工厂由于在效率、产量和安全方面的突出优点,具有可观的市场前景。根据国际业内预测,到2020年时,全球市场LED植物生長照明每年产值可达數百亿元,植物育成的产值可达數千亿元,发展潜力巨大。另外在我国发展植物工厂,能大幅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有效解决“地少人多”的问题,保障国家食品安全,提升我国农业現代化水平,推动現代农业发展,未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三安集团旗下核心企业三安光电,是国内LED行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龙头企业,已掌握了成熟的植物生長照明技术,成功研发出可应用于植物生長照明的LED芯片,可全面应用于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作物、中草药及生物医药原料的生产。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是我国具有80多年悠久历史的国家植物研究权威机构,是中国植物基础科学的综合研究中心。经过多年的研究,植物所已经在光合膜蛋白复合体結构与功能、細胞悬浮培养、光合作用对环境适应的机理、植物野生資源和功能分子的开发与应用,高产优质抗逆品种的培育等核心科学与技术问题做出了重要成果,拥有了數百項专利发明。
植物所与三安集团进一步深入合作,將有利于把植物所在植物科学領域的知识和技术优势与三安集团在LED研发上的优势結合起来,促进LED高效应用于植物工厂化的生产,促进我国高技术农业的发展,服务于我国的食品安全。
5年后可创造80亿元产值
经过深入研究,中科院植物所、三安集团合作成立福建省中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发挥各自多年积累的农业科学技术、LED照明技术、資金、市场营销等方面优势,共同发展中国植物工厂产业。三安集团中科院联手的LED植物工厂將落户安溪。
根据規划,植物工厂研发及产业化項目分5年投入70亿元建設占地200亩的光生物研究院、占地300亩的产业化基地及仓储、营销、配送系统。研究院設立北方分院和南方分院,成立学术委員会,由匡廷云院士、方精云院士任学术委員会主任,20多位国内外著名科学家担任委員,將容纳200多位科研人員从事科研工作。研究院下設国家级植物照明技术中心、植物生長技术工程中心、資源开发与利用中心、检测检验及鉴定中心等4个技术中心,每个中心由院士牵头,并設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产业化基地生产高附加值的安全蔬菜、中草药以及用于提取抗肿瘤、抗病毒、抗衰老的珍稀植物等,同时利用細胞悬浮培养和萃取技术,提取中间体材料,用于生产保健产品和生物制药,预計全面达产后可创造年产值80亿元。
根据安排,中科院植物所和三安集团还將加大在产业链上下游的投資布局,实現垂直分工一体化,强化市场优势地位,争取在LED光源、营养液配方和自动化系统設备方面取得更大销售收入,并进一步扩大在抗癌治癌药品的研发和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方面的投入。
根据規划,“光生物”暨植物工厂研发及产业化項目立足于自主创新,將打造一个具有科研、生产、示范、孵化等功能的高产高效高质植物工厂产业示范基地,并以此拓展一个新兴产业集群,带来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科普示范效益,为加快我国植物工厂生产技术的发展、形成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植物工厂高技术产业体系,提升我国在国际上农业高技术領域的科技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产业基础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