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提倡节能减排,我国政府也將节能减排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节能灯作为节能减排活动中一个重要产品受到了特别关注,节能灯生产因此呈現出一片热火朝天的繁荣景象。据不完全统計,我国現有节能灯生产企业超过500家,年生产节能灯近20亿只,其中80%出口国外市场。与此同时,国内年消耗白炽灯多达30亿只,如果全部换成节能灯,所节约的电力比兩座三峡电站的全年发电量还多。這对于几乎所有大中城市都面临着拉闸限电的今天来讲,无疑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宏大节能工程。因此,随着节能减排政策的进一步落实,相信在未来數年里,我国节能灯生产將维持着相当幅度的增長。
节能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镇流器給灯管灯丝加热到1160K温度时,灯丝开始发射电子(因为在灯丝上涂了一些电子粉),电子碰撞氩原子产生非弹性碰撞,氩原子碰撞后获得了能量又撞击汞原子,汞原子在吸收能量后跃迁产生电离,发出253.7nm 的紫外线,紫外线激发荧光粉发光。因此目前绝大多數节能灯都是含汞产品。以目前国内技术水平,每支节能灯含汞量大约是3毫克-5毫克計,年汞使用量高达5吨到10吨之间。由于汞的沸点很低,在常温下即可蒸发,废弃的荧光灯管破碎后,立即向周围散发汞蒸气。一支在常温下打碎的节能灯,可在瞬间使周围空气中的汞蒸气浓度每立方米高达3至5毫克,超过国家大气质量标准中对汞最大允许浓度(每立方米0.01毫克)的100至200倍。一旦进入人体的汞超过某一阈值,就会破坏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生殖缺陷以及其他一些对身体不利的危害。而且汞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在泥土中、水流中、甚至大 气层、食物链中转移。因此,持久性、易迁移性和高度的生物富集性,使得汞成为目前全球最引人关注的环境污染物之一。换句话来讲,如果全国現正浪费着宝贵电力的30亿只白炽灯全部换成节能灯的话,就相当于將十數吨汞洒向了全国各地,其潜在的污染和危害堪忧。
因此,无论从市场角度来看,还是从国家节能减排工程和切实保护人类自己的生存环境来看,全力发展无汞节能灯技术和产品、建立荧光灯节能灯强制回收机制已是十万火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