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中消协近日发布的“近4成节能灯节电不节钱”的报告,业内人士指出,市场混乱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是主要原因。据悉,在我市节能灯生产基地临安,已经有不少企业在組织成立行业协会进行自律。
寿命短造成“不节钱”
据悉,此次中消协的报告,对节能灯进行测试后发現,目前市场销售的节能灯质量参差不齐,多數产品的实测功率值低于标称值,有些产品寿命很短。另外,通过对抽查产品价格与性能的比较,发現并非价格越高,性能越好。
“节能灯的這个狀况,仿佛又回到了上世纪90年代节能灯刚问世时的情形。”市经委資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处负责人表示,节能灯产品迟迟不能被消费者接受,关键是生产厂商忽视了对质量的把关。“节能灯市场鱼龙混杂的比较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对于“节电不节钱”的原因,该负责人表示,“如果节能灯寿命不長,甚至比普通灯泡的寿命还要短,那当然节省不了钱了。”
記者随后在市区一些超市的灯泡区调查发現,几乎所有顾客都会比较价格,而后大部分顾客买走了普通灯泡。“节能灯泡贵出10多元钱,还不知要多久才能省回来呢。”一些消费者這样说。
惡性竞争导致市场混乱
而对于节能灯的這些问题,浙江一些节能灯生产厂家却表示了“无奈”。在去年全国约20亿盏节能灯的生产总量中,“浙江制造”占了三分之一强。
“一只普通的节能灯,在我们厂出去的成本价是3.2元,但在义乌市场你却能见到2.3元的价格。”临安三鼎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国强对記者说。绍兴上虞一位生产节能灯的企业销售经理則表示,节能灯市场的竞争远比想象的要激烈,“很多小企业都竞相压价,惡意竞争,所以一些产品的质量就难以得到保证。”
李国强透露说,市场上很多价格偏低的节能灯,“是一些厂家外贸退回来的次品进行维修后的灯。”国内市场“不正常”的价格,也让临安的一些节能灯生产厂家干脆“只做外贸”。
一年可节电600多亿度
“对节能灯的使用还是需要大力推广的。”杭州市节能协会负责人介绍说,目前我国照明用电量约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12%,如果把現有的普通白炽灯全部更换成节能灯,全国一年可节电600多亿度,几乎相当于三峡水电站全年发电量。“要加强对节能灯标准的規范和市场的管理,同时还可考虑对节能灯生产企业进行政策优惠。”
“我们現在正在筹备成立行业协会。”李国强介绍说,成立行业协会的目的正是要加强企业的自律。“目前,节能灯行业内都没有一些强制性的标准,协会成立后要在這方面多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