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强制性灯具新国标GB7000.1-2015明年1月1日实施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2-12  浏览次数:430
核心提示:日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发布通知,最新版国家强制性标准GB7000.1-2015《灯具第1部分:一般要求与试验》即将实施,自2017年01月01
      日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发布通知,最新版国家强制性标准GB7000.1-2015《灯具第1部分:一般要求与试验》即将实施,自2017年01月01日起,中心将采用新版标准实施认证并出具新版标准认证证书,不再颁发旧版标准认证证书。对于已按旧版标准获证的产品,应在标准实施日期后第一次跟踪检查结束前,向中心提交转换新版标准认证证书的申请;所有旧版标准认证证书转换工作最迟于2017年12月31日完成,逾期未完成,中心将暂停旧版标准认证证书。2018年3月31日后仍未完成转换的认证证书,中心将撤销旧版标准认证证书。

  新版标准特别增加了对蓝光危害的要求

  与旧版标准相比,新版标准在作了多处修订,其中重要的一项增加了对蓝光危害的要求,例如:

  对带有整体式LED或LED模块的灯具应根据IEC/TR62778进行蓝光危害评估;

  对于儿童用可移式灯具和小夜灯,在200mm距离处测得的蓝光危害等级不得超过RG1;

  对于可移式灯具和手提灯,如果在200mm距离处测得的蓝光危害等级超过RG1,则需要在灯具外部醒目位置标注“不要盯着光源看”的符号,如下图所示。

国标1.jpg

  对于固定式灯具,如果在200mm距离处测得的蓝光危害等级超过RG1,则需要通过试验确定灯具刚好处在RG1时的临界距离。

  蓝光危害,最近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根据标准IEC62471,蓝光危害主要是指300nm-700nm之间的光辐射所引起的光化学反应,从而导致视网膜损伤的危害。由于LED产品中蓝光成分较为丰富,而且裸露的LED光源亮度往往很高,因此LED灯具可能存在蓝光危害的风险隐患。

国标2.jpg

图:典型LED产品的光谱

  蓝光危害评价指标

  由于关系到人体健康问题,国内外各大标准化组织对蓝光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标准IEC62471-2006、IECTR62778中详细介绍了蓝光危害的评价方法,并对蓝光危害的等级进行了划分。一般,用于蓝光危害评价的参数主要包括视网膜蓝光危害加权辐亮度,蓝光危害效率来表征。

  实验室测量方案

  远方OST-300/500光辐射安全测定测量系统,可用于各种灯和灯系统的光辐射危害测量,并进行安全等级分类,完全满足IEC62471/CIES009,IEC/TR62778,GB/T20145等标准要求。该套系统精度高,但体积大、成本高,一般应用于实验室测量场合。

国标3.jpg

图:OST-500光辐射安全测定系统

  专业现场快速测量方案

  随着固态照明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大,各种LED照明产品已经渗透到室内室外各种应用场合中,为了确保灯具满足新版GB7000.1,对LED照明产品实现快速测量十分重要。远方BHA-2000视网膜蓝光危害分析仪,专为此目的开发。独有双CCD配置,既能够测量被测灯的光谱;也能够分析图像亮度,找出被测对象的最大辐亮度,从而客观准确地评估照明产品的蓝光危害。

  BHA-2000内置触控显示屏作为人机交互界面,可实现蓝光、紫外、红外各种光生物安全参数的测量分析和查看;同时外观精巧,适用于室内室外等各种现场测量场所。

国标4.jpg

图:完全满足CIES009/E:2002,IEC62471-2006,GB/T20145-2006等标准要求

  可测量参数:

  光生物安全:视网膜蓝光危害加权辐亮度,蓝光危害效率、紫外辐射危害、红外辐射危害参数等;

  光健康:司辰节律因子

  常规测量:光谱测量(300nm-800nm)、色度参数、亮度和亮度分布

  BHA-2000不仅可用于灯和灯具的测量,也可为现场照明环境评估提供专业解决方案,例如中小学教室、办公场所等等。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强制性灯具新国标GB7000.1-2015明年1月1日实施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dtmuban",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