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LED芯片企业市场竞争白热化 未来或只剩三五家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0-29  来源:慧聪LED屏网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450
核心提示:核心提示: 近年來,隨著國內LED照明市場的快速起量,帶動瞭上遊外延芯片企業的銷售趨旺。在芯片銷售持續走旺的情況下,芯片企業規模在2014年有瞭較大增長,三安、德豪潤達、華燦、澳洋順昌等一線大廠“毫不猶豫”地進行擴產。一直以來,作為技術和資金雙密度領域,LED芯片利潤水平處於產業鏈上較高水平。但近年來,大陸市場逐漸成為國內外芯片企業爭奪的焦點,競爭日益激烈。在此背景下,大多芯片企業依靠規模取勝,以低價格換取市場占有率,導致毛利率不斷下降。一些大企業甚至放言,接下來首要任務是提高市場占有率,為此不惜降價。芯

核心提示: 近年来,随着国内LED照明市场的快速起量,带动了上游外延芯片企业的销售趋旺。在芯片销售持续走旺的情况下,芯片企业規模在2014年有了较大增長,三安、德豪潤达、华灿、澳洋順昌等一线大厂“毫不犹豫”地进行扩产。

  一直以来,作为技术和資金双密度領域,LED芯片利潤水平处于产业链上较高水平。但近年来,大陆市场逐渐成为国内外芯片企业争夺的焦点,竞争日益激烈。在此背景下,大多芯片企业依靠規模取胜,以低价格换取市场占有率,导致毛利率不断下降。一些大企业甚至放言,接下来首要任务是提高市场占有率,为此不惜降价。

  芯片企业的毛利率集中在20%-45%之间,企业之间的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芯片市场淘汰赛才刚刚开始。或许接下来的并购整合力度將进一步加强。

  格局初定市场向龙头靠拢

  近年来,随着国内LED照明市场的快速起量,带动了上游外延芯片企业的销售趋旺。在芯片销售持续走旺的情况下,芯片企业規模在2014年有了较大增長,三安、德豪潤达、华灿、澳洋順昌等一线大厂“毫不犹豫”地进行扩产。

  在市场和政府补贴的双重刺激下,MOCVD設备采购出現高速增長,2014年全国MOCVD保有量达到1172台,比2013年的机台保有量提高了15.2%。2015年中国LED芯片行业仍然处于快速发展期,30%左右的外延芯片企业將继续扩产,新增MOCVD數量將超过250台。

  经过兩年激烈的市场竞争,国内本土芯片厂商竞争格局进一步明显。就企业規模来看,三安光电全年LED芯片收入超过30亿元,属于第一梯队;德豪潤达、华灿光电、同方股份三者芯片营收8亿-10亿元,属于第二梯队;其余企业属第三梯队。

  2014年,三安市场占有率维持在30%左右,德豪、华灿和同方市场占有率均达到7%-8%。這四家市场占有率总和已经超过50%,且连年增加。目前芯片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较大,少數几家厂商供給该行业大部分产品,对市场价格和产量有一定的话语权。

  同方股份副总裁王良海直言:“現在芯片行业慢慢的比较清晰了,2015、2016年的基本格局已经确定。目前封装企业所使用的芯片,基本上就是来自于那么几家主流芯片厂。”

  对LED外延芯片企业来说,資本是其赖以生存发展的根本。为了扩大規模效益,芯片企业投資規模动辄几亿元,或购买4英寸及以上价格更高的設备,或加大研发投入。

  早期由于政府补贴,多地LED企业购置MOCVD設备,建設厂房,大面积上马LED芯片項目,形成了一批行业龙头。随着政府补贴的逐步退出,新进入者將很难负担能够与行业龙头形成竞争所需的設备支出。一些经营狀况不佳的小型LED芯片企业,由于缺乏現金流难以进行后续投資將被市场淘汰。

  随着国内芯片产能进一步释放,芯片市场竞争加剧,进一步压缩了上游企业利潤。龙头企业將凭借稳定的客户和较强的议价能力,进一步强化行业控制力,从而形成了稳定的行业竞争格局。

  未来或只剩三五家

  數据显示,2009年时国内共有62家LED芯片企业,而如今在正常生产的只有20余家。然而,這仅仅只是开始。更可怕的是,多位行业人士预計,未来可能只会剩下三五家芯片企业。

  日前,晶元光电总裁周铭俊表示,由于竞争日益激烈,台湾所有LED芯片制造商预計將合并成1-2家制造商,中国大陆也將如此,全球预計只有5-6家LED芯片制造商可以存活下去。

  对此,杭州士兰明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江忠永表示认同,他称:“从市场需求来看,未来5年LED芯片厂能继续存在的大概只有5家。將来具备成本控制能力、技术領先优势、产品品质稳定以及具备規模生产能力的企业才能够留下来。”

  然而,在德豪潤达董事長王冬雷看来还远不止于此。“LED上游逃脱不了半导体产业发展的規律,全球最后可能就只剩下三五家LED外延芯片企业。如果中国制造的照明产品仅仅供应中国市场,那么上游芯片企业有一家就够了。”

  事实上,从數量上看,目前国内涉足LED芯片的上市公司已经远远超过5家,如果“三五家论”成立,將来的洗牌可能进一步向資金更为雄厚的上市公司拓展。

  抱团寻求新机会

  从去年开始,LED照明迎来了爆发式的需求增長,上游芯片厂看似也迎来行业春天,但实际上业绩普遍不理想,增量不增利的困局并未得到明显改善。

  二三线芯片厂出路在哪里?早期三安光电、德豪潤达兩家依靠政府补贴,投入巨資采购MOCVD机台的企业,通过不断的产能输出和价格竞争,进一步挤压市场生存和盈利空间。而二三线芯片厂目前在价格战中的优势明显不如上述兩家企业,但依然有其生存的市场空间。

  然而,市场空间似乎正在慢慢变小。混战年代,孤立的游击队不可能生存。从目前市场竞争格局来看,要么被并购整合,要么实現从市场合作到技术的通力合作。

  被上市公司整合,可谓“树大好乘凉”,中小LED芯片企业能依靠母公司,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其資本、人力資源,同时降低LED下游企业的议价空间,并用市场手段淘汰一批没有竞争力的中小型企业。然而,未被并购的中小企业,可以抱团抵抗一线芯片厂商的竞争压力。企业通过某种方式形成一个虚拟共同体(策略联盟),比如台湾的泛晶电联盟,通过从产品合作进一步提升至合資、参股等方式,各自依照品牌策略与市场区隔开发客户,携手争夺LED照明市场大饼。

  未来,規模放量仍在很長一段时间内主导市场。除了投資推动和寻求合作,芯片厂的技术提升也会成为增强企业生存力和竞争力、缩减成本并提高利潤的重要砝码。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LED芯片企业市场竞争白热化 未来或只剩三五家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dtmuban",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