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怎样用“互联网+”引爆智能照明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4-21  来源:高工LED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344
核心提示:作為智能傢居的重要組成部分,智能照明由於在房間中分佈最廣泛涉及的節點數最多,被傳統照明企業、創客開發者乃至互聯網+巨頭們一致看好。    傳統的系統集成商依靠總線和載波來實施智能照明方案,主要應用在樓宇、小區以及別墅。嚴格的講那也不叫智能照明,隻能算照明的自動化控制。由於價格高施工復雜操控也不夠人性化,做瞭十幾年仍屬於小眾市場,沒能產生有巨量增長前景的公司。    這一波智能照明的風口是互聯網公司推動的,它們需要將更多的硬件設備包括燈光連接至互聯網,為今後的萬物互聯在雲端儲備更多大數據。在媒體的聚焦以及投

    作为智能家居的重要組成部分,智能照明由于在房间中分布最广泛涉及的节点數最多,被传统照明企业、创客开发者乃至互联网+巨头们一致看好。
  
  传统的系统集成商依靠总线和载波来实施智能照明方案,主要应用在楼宇、小区以及别墅。严格的讲那也不叫智能照明,只能算照明的自动化控制。由于价格高施工复杂操控也不够人性化,做了十几年仍属于小众市场,没能产生有巨量增長前景的公司。
  
  這一波智能照明的风口是互联网公司推动的,它们需要將更多的硬件設备包括灯光连接至互联网,为今后的万物互联在云端储备更多大數据。在媒体的聚焦以及投資者的热捧下,创客开发者们不断涌現,整个2014年出現了很多家专业做智能照明的创业团队,同时传统照明厂家也不甘错过风口纷纷入局,努力使自己成为风口的猪,“飞天猪”也就成了智能照明界的图腾。
  
  一年过去了,风还在,但只听猪叫未见猪飞,没有一款智能照明产品成为用户追逐的明星产品,再這样下去风也“捉急”。2015年1月份,小米率先调转风向推出了智能家庭套装,虽然在這个套装中并未出現智能灯泡,但明确可以对接小米已推出的YEELIGHT智能灯泡。作为很多高喊着要打造自己智能家居生态的公司,小米无疑是其中的战斗机。
  
  学小米已成为智能家居业内爱恨交错的潜規則。于是2015年春节后,各大互联网公司和传统家电巨头都开始纷纷推出自己的智能家居套装,京东、华为、联想,而且我相信海尔、美的,格力不久也会推出,名单会越拉越長。基本技术路线是以ZIGBEE作为家庭的智能主机,然后把智能安防和智能照明作为智慧家庭系统的底层中枢,去嫁接更多的智能家电和其他智能产品。
  
  近兩年,小米凭借其互联网思维7字訣(极致、口碑、专注、快!)在智能手机市场可谓是所向披靡,小米移动电源的空前成功也再次验证了小米不可战胜的神话。但神话总有結束的那一篇,吹起的猪也总有落地的那一天。
  
  自小米以智能路由作为入口级产品进军智能家居以来,智能插座,智能灯泡以及智能家庭套装在市场上都未呈現小米式的闪亮业绩,智能路由小米本想依靠闪电战快速占領市场达到至少500万用户的規模,但迄今一年下来100万用户仍遥遥无期。
  
  那這次的智能家居套装真的能成为智能照明的战斗机,让飞天猪们摆好造型一飞冲天吗?雷军甚至在兩会期间提议政府尽快出台统一的智能家居国家标准。這个被传统智能家居集成商苦逼纠結中讲了10年的标准,从互联网思维的代表雷布斯嘴中说出,让人扼腕智能家居果真是个坑,坑你没商量除非国家出手。
  
  作为以草根、开放、自由、协作为本的互联网思维,什么时候需要依靠政府的标准才能成事了?互联网发展這么多年,无论对于传媒业还是零售业甚至金融,都是基于市场和用户端发力,实現野蛮式高速成長后倒逼官方重视开始設立法規的。

我们来看看小米模式的本质是什么,小米擅長的是在拥有庞大用户數的成熟市场依靠互联网+思维所带来的极低的組织成本和营销成本掠夺已有的市场,譬如智能手机和移动电源。但面对创造性的创新市场,小米模式就不再那么无坚不摧了。
  
  這在海外市场的专利诉讼以及智能家居市场的受挫可见一斑。在苦逼干了十多年的仍旧小众的智能家居市场,小米的互联网思维又能去掠夺谁?
  
  那我们究竟该怎样利用“互联网+”来推动国内的智能照明行业?
  
  首先要专注打造产品,而非整合系统。
  
  目前市场上推出的包含智能灯泡的智能家庭套装大多是一堆平庸产品的整合,单个产品卖不出去,拼凑起来就能激发购买力?互联网讲究的是单点突破,单点极致,靠单品促系统而非系统带单品,靠具体的产品说话而非用系统套装去整合一堆平庸的产品。
  
  這在海外市场也得到证实, 智能家居的方案整合商Control4埋头做了10年,資本市场的估值也才5亿美元,而靠单个温控器产品起家的NEST一年就把估值做到了35亿美元,简直可以用秒杀来形容。就因为它把智能家居产品做出了苹果的品质。
  
  推智能照明系统在渠道上也不占优势,面对复杂的安装和售后,這些互联网都很难发挥所長,在市场上形成真正的冲击力。另外就是无线技术面对独立的空间在通讯连接上不存在问题,但是在多房间多設备多墙壁的复杂空间内,无线技术的稳定性可靠性恐怕还未逃离“儿行千里母担忧”。另外海外家庭以别墅为主,墙壁也以木质結构为多,這和国内家庭空间小但房间多,墙壁又以钢筋混凝土乃至大理石的全副武装相比,海外市场更合适系统集成,国内更适合先从具体产品切入。
  
  其次,智能照明不能突出功能,而应給出具体场景的解决方案。
  
  我看到国内几家做智能灯泡的公司,无一不是在产品定义上罗列了一堆功能,尤其是都突出了节能功能。這就让在国内苦逼推LED市场未果的LED厂家们情何以堪。主打节能牌的LED目前主要是做海外市场,在国内除了在公共照明領域靠政府强推外,在家庭用户市场中举步维艰。国内消费者不愿为了一个灯泡的节能而去购买价格更高的LED,何况价格再翻番的智能灯泡?
  
  現在市场上主流的智能灯泡都在功能定义上做排列組合,希望能够靠着其中一項功能击中用户的痛点,但截至目前无人喝彩。我看到有一家推出了专门用于半夜起床上洗手间的智能灯泡,這对于不愿半夜抹黑上厕所的人群算是个痛点,但产品功能中明确要求下床后先拍手点灯,然后必须在2分钟之内回到床上否則灯灭。這是典型的解决老问题又创造新问题的功能推动型产品所带来的实验性方案,而非大众普及型。
  
  再次,智能照明不能追求单品利潤,而应形成云端价值。
  
  我看了下京东和淘宝上智能灯泡的标价都在百元以上。
  
  为此它们都陈述了自己为啥卖高价的理由,譬如用了更好的灯珠,更牛的芯片,更贵的材料。以致它们的灯泡可以至少使用2万小时以上,更有甚者喊出了3万小时。這不是智能灯,应该叫天長地久灯更为合适。
  
  在讲究产品快速迭代,不断刷新用户体验的今天,连几千元的手机大家都想每年换一次,而百元的智能灯泡如果还在拼使用寿命估計是表错了情会错了意,成本投错了地方。
  
  市场上还有一个定位于唤醒的智能灯更是把价格标到了近500元,对于当下可以享受手机免费唤醒服务的普通草根来说,要为一个灯的唤醒付出如此高的价格,我想即使追求时尚的小鮮肉们还是先洗洗睡了,永不醒来的好吧。
  
  传统企业甚至一些智能照明的创客开发者,依然希望通过智能化来达到更高的溢价,实在是没能看清智能产品的本质。用成本价获得第一批重度饥饿用户,形成口碑式自增長才是正确的市场成長路径。互联网+的本质是为了获得和用户之间的连接,然后用羊毛出在猪身上的逻辑挖掘用户的后向价值形成转移支付。
  
  最后,智能照明应弱化工程属性,强化消费属性。
  
  智能照明究竟是想让消费者把家里現有的灯泡都换成可上网操控的智能灯泡,还是提供一个全新体验的独立产品,這直接关系到从产品的最初設計、定位到市场销售的整个产业链条。很多企业还是在用工程的思维来解决消费品的问题。這也就造成了照明市场的技术标准最为复杂,解决方案也最为混杂。
  
  智能照明究竟该从工程属性切入还是消费属性切入,彼此纠結在一起,這也影响了最终用户的认知,直接造成了智能照明变成了一个抽象的系统,厚重而无处着力的鸡肋。
  
  传统的照明,基本算是工程属性,在装修时一次性完成,除非坏了用户不会主动去购买新的灯泡去更换。难以想像,用户会因为照明本身去把自己家里的一个功能正常的灯泡换掉去购买一个新的灯泡。
  
  智能照明承载了人类对于光的更高的精神追求,让我们真正用互联网+来解决传统照明的问题。当灯泡从工程品转变成一个消费品后,当智能照明变成一种时尚和潮流,当用户主动去选择更换最新潮的灯泡或灯具后,智能照明才会迎来爆发性的增量市场。

 
关键词: 互联网 引爆 照明 智能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怎样用“互联网+”引爆智能照明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dtmuban",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