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5日从嘉兴电力局南湖供电分局了解到,通过实施节能灯推广、减少开灯时间等措施,嘉兴市近4万盏路灯年耗电量从1.5亿千瓦时大幅减至3000多万千瓦时,年省电费近亿元,在保证正常使用的同时实現了城市绿色照明。
加大节能灯推广减少开灯时间
1998年之前市本级只有7000盏路灯,且多为汞灯,能耗较高。为此,电力部门加大了对节能灯的推广,除新装路灯全部采用节能型钠灯,在老旧小区改造和路灯日常维护中也有意识地更换节能钠灯。但此举却一度引发质疑:钠灯价格比汞灯高出1/3,如此大的投入是否值得?
“钠灯比汞灯节电40%且寿命更長,而贵出的价格仅相当于其半个月省下的电费。”南湖供电分局有关人員給記者算了笔账。
至上月底,嘉兴市本级路灯已增至近4万盏,其中90%以上都采用了节能型钠灯。此外,该局还积极推广耗电量只有白炽灯八分之一的LED光源,并在一些路段试装了太阳能路灯、风光互补型路灯、大功率节能灯等,大做节能“加法”。
在“减法”方面,为缩短开灯时间,南湖供电分局采用分时段控制路灯开关,形成了全夜灯、22时后熄灭一路和24时后再熄灭一路等三种亮灯方式,平均每年节电50%。
加开科技途径减少人为误差
“为了确保路灯正常使用,实現城市绿色照明,我们还加开了科技节能的新途径。”南湖供电分局有关人員表示,路灯节能的第二种“加法”是引入路灯智能控制系统。
该系统采用“光控优先、时控保障”的方法,能实現对路灯的整体化、精简化控制,并有开/关灯光照限制和最后时刻限制,一旦智能控制室外的光敏探头测定值低于光照度下限,計算机就通过无线网络发送指令自动开灯。不论是晴天或阴雨天,都能对路灯开灯、关灯时间进行准确控制,避免因早开或晚关造成的能源浪费。
据统計,仅這一項科技节能的“加法”运用,市区近4万盏路灯一年就可减少15%的电费支出,同时避免了人工开灯可能造成的误差。
此外,南湖供电分局还引入了变功率镇流器和路灯节电器等高科技配件,以减少损耗。目前,市区采用了变功率镇流器的道路,路灯节电率在35%左右;而安装了路灯节电器的道路,則能实現节电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