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分析师看LED的下半场-成长的市场哪里来?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4-25  来源:行家说  浏览次数:337
核心提示:“VLC”、“车用”、“特殊照明”、“UV/IR”、“小间距”以及“Micro LED”,这些特效药有作用时间跟作用范围的差异,共同点是成长能量与想像空间很大,那怕最后只能喷发一两个,都可能成为LED下半场的嘉年华。

大家好,别来无恙,在进入正题前,先来段约莫五百字的呻吟。

LED市场在数年价格战的激烈翻搅后,传统的“大产值市场”--“背光”与“照明”,已沦为名符其实的“大屠杀市场”,还能在血海中屹立含笑的,要嘛有丰沛的内需、要嘛靠政策补助,不然就是有威风的下游绑桩,技术差异?价格差不多的时候还能坐下来琢磨琢磨吧,但当价差是两三成甚至一半时,“品质”两个字喊得再大声,都比不上铿锵有力的一句“性价比”。

照明无庸置疑是中国的战场,背光嘛虽未然而亦不远矣,对于非中国的LED制造商来说,早有“闻照明色变,望背光掬泪”的感慨,可就算LED经济价值铁了心要萎缩下去,在产业、国防、能源等环节的战略价值还是不言可喻啊!于是在激光大未来成真以前,放弃LED几乎等于放弃“光的价值链”,在那纯然的商业动机背后,自然有千丝万缕的纠结缠绕着。

商战本不等于技术战,“把技术做好就会有市场”是高尚的情怀、是纯洁无瑕的工匠精神,是热爱科学的好孩子都应该用力守护的价值,但是孩子们有一天会长大,会困惑、会迷惘,会发现励志故事的背后,有远远不成比例的殒落,然后在心灵饱受折磨后,领悟了市场社会学的第一堂课:在商场,只有“高明”,没有“高尚”。(也许孙子兵法可以成为文科理科的共同必修,让年轻人从学术走入实务战场时,只消受点皮肉伤,不需动辄付出断手断脚的代价。)

史诺的唠叨到此告一段落,但全球LED制造者的呻吟还看不到尽头,为了止痛,市场专家们推出了剂量不一的特效药,成分不外乎“VLC”、“车用”、“特殊照明”、“UV/IR”、“小间距”以及“Micro LED”,这些特效药有作用时间跟作用范围的差异,共同点是成长能量与想像空间很大,那怕最后只能喷发一两个,都可能成为LED下半场的嘉年华。

那,CSP LED呢?史诺还是得说:“CSP是制造工法的演进,非市场应用的创新”。CSP本是制造流程的整合、精致化、效率化,除了做为LED maker技术实力的展演外,实务的商业价值还是回到“效率”、“稳定性”和“成本”,而这三个特性放在一起等于什么?没错,千言万语一句话:“性、价、比”。当未来某一天,不懂技术的消费者也能感受CSP带来的改变时,八成只意味着一件事---“CSP与传统封装的系统成本相比,更便宜了!”

所以,与其把CSP定位成开拓新市场的武器,不如务实一点,视为下个阶段性价比竞赛的防具。若需要更直接的证据,建议观察业务们都怎么推CSP吧!

那么,到底什么是产值的解药?什么是产值的吗啡?当然,我没有准备标准答案(今天不当预言帝,准备发射飞弹的读者请放下屠刀,手插口袋),但是我们可以透过对市场成长的客观了解,找到更明确的可能性与方向感。

 
关键词: LED LED照明 CSP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分析师看LED的下半场-成长的市场哪里来?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dtmuban",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