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为大家深入剖析LED电源热设计的核心要点,助您避开90%的电源短命陷阱。
一、先搞懂:温度对电源寿命的“致命影响”
电源规格书中通常包含一张寿命与壳温关系的曲线图,强调了温度对电源性能的重要性。例如,电源壳温每升高10℃,其寿命会减少一半。这一点在LED驱动电源设计中尤为关键,因为温度的升高会显著影响电容器等关键元件的寿命,从而影响整个电源的可靠性。

如图所示,LED电源在壳温为75℃时,其预期寿命可达约6万小时;然而,当壳温升高至85℃时,其寿命会显著下降至3万小时,这表明温度对电源寿命有显著影响。—— 景观亮化项目一般质保 3-5 年,电源工作环境温度没控制好,质保期内就坏,返工成本太高!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电源中的电容、芯片等元件对温度极为敏感:高温会加速电容电解液的挥发,导致芯片过热并触发过温保护机制,进而引发频繁断电;低温则会使电容容量减小,电源启动时容易出现“卡壳”现象,即灯具闪烁。
二、最容易踩的坑:忽略“环境温度降额”
在众多项目中,常常选用普通开关电源或防雨电源,在选择时往往更多关注额定功率。行业内普遍的做法是,按照电源功率的80%来配置灯具(例如,350W电源搭配280W灯具),但很多人并不了解:当环境温度升高时,电源的实际带载能力会显著下降。

以这款350W 24V防雨电源为例,其工作环境温度范围为-40℃至70℃。当环境温度超过40℃时,电源开始降额运行,到60℃时功率下降65%(即相当于227.5W)。若打8折配置,最多仅能带动182W的灯具。
—— 这就是 “降额”,不同品牌的 350W 电源,降额差异很大!
整理了6个主流品牌的350W普通电源,防雨电源和防水电源的竞品分析表,它们的额定输出功率均为350W,但从各个品牌的电源规格书中可以看到,不同品牌的电源的差异性还是很大的。(竞品分析,可以通过私聊获取)
划重点:
南方夏季户外温度常超过40℃,选择电源时应优先考虑具备“70℃带载率”的电源;在北方零下20℃以上的地区,选择电源时需确保其温度起点高于-30℃,部分地区则需选择起点高于-35℃的电源,否则可能面临启动困难的问题。
然而,普通开关电源和防雨电源通常不具备耐低温与耐高温的特性。并且在实际应用中,这些电源往往都被安装在电源箱内。这些电源通常依赖对流散热,但加装电源箱后,受限于箱子尺寸、百叶窗设计及是否配备风扇等因素,散热性能会下降,导致电源工作环境温度升高。因此,受温度影响,电源的寿命和带载能力均会下降。
我们常发现,夏季夜晚灯具出现闪烁或明暗不定的情况,这大多是由上述原因引起的。因此,建议选用具备耐低温、耐高温特性的电源。

如图所示,此款350W 24V防水电源,工作环境温度:-35℃-70℃。环境温度到70℃没有降额。有效解决了现场的应用问题,并且质保5年,大大降低了售后维护成本。
三、现场安装:遵循以下安装注意事项,可使电源寿命延长50%。
1.电源箱内安装:(1)单独安装时,应保持上下左右10cm的空间,前后5cm的空间。(2)多个安装时,每层最多放置3个电源,层间距应不小于15cm,电源间距应不小于10cm。必须开设百叶窗通风,最好加装一个小风扇;
2.户外裸露安装:应在半户外或者上方有遮挡物的情况下,竖直安装(勿平放),输出端朝下。

因为,当散热空间不足时,电源紧密排列会导致其温度显著升高。实验实测数据显示,当3个电源紧密排列时,其表面温度可高达76.6℃,相较于单独安装时,温度高出15℃以上。
可能有人会疑惑,为什么大部分楼体立面亮化项目较少出现这类情况?这是因为,楼体立面亮化通常采用RGBW类型灯具,单一颜色变化时未达到满功率,只有在全彩等变化时才会满功率运行,因此此类问题出现的情况较少。而单色常亮的灯具,则往往更容易出现这类问题。
总结:电源热设计避坑小口诀
温度每升高10度,电源寿命便会减半;降额曲线需清晰明确,南方地区应选用耐高温型,北方地区则选用耐低温型;安装时切勿堆叠,需保持适当间隙,注意通风散热,同时将负载控制在80%以内。
互动提问:你工地上有没有遇到过电源因为高温坏的情况?评论区说说你的处理办法,下期我们讲“防水”—— 别被IP67 忽悠了,很多电源装错位置,一场雨就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