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产业分析 » 正文

照明行业终端是靠新品拉动还是奖励驱动?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7-15  来源:《中国灯饰报》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425
核心提示:照明行業終端渠道建設歷來是廠商關註的話題,那麼如何激勵經銷商,保持渠道的暢通和積極性,是營銷管理一個核心環節。而在渠道中如何實現新老產品的正常更替,則是很多企業比較頭疼的問題。在目前的照明行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較多,通常會出現這樣兩種情況:其一是執行穩定的產品策略,對進入市場的產品不輕易變動,不輕易推新品,市場與銷量的提升盡量在渠道的深度和廣度上做文章。其二是不斷推出新品,以此維持渠道的活力。 企業對產品的市場管控相對較嚴,價格體系穩定有序,他們配合經銷商,在成熟地區通過渠道的深耕和拓展來實現銷
     照明行业终端渠道建設历来是厂商关注的话题,那么如何激励经销商,保持渠道的畅通和积极性,是营销管理一个核心环节。而在渠道中如何实現新老产品的正常更替,則是很多企业比较头疼的问题。在目前的照明行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较多,通常会出現這样兩种情况:其一是执行稳定的产品策略,对进入市场的产品不轻易变动,不轻易推新品,市场与销量的提升尽量在渠道的深度和广度上做文章。其二是不断推出新品,以此维持渠道的活力。 
     企业对产品的市场管控相对较严,价格体系稳定有序,他们配合经销商,在成熟地区通过渠道的深耕和拓展来实現销量的增長;通过不断地推新品来维持渠道的活力和积极性,以满足经销商要求产品保持较高渠道利潤的要求,满足消费者求新、求变的心理。那么,這兩种做法,到底哪种做法对渠道的驱动更有效,更适合企业的成長和发展? 
     企业用新品拉动,还是渠道奖励驱动,取决于兩个因素:一是经销商自身条件制约,如資金狀况,经营結构,产品线情况等等;二是市场条件的制约,如市场需求狀况、市场竞争狀况、销售网络的分别狀况等等。 新品利潤高,但上市成功率低      有資料显示,企业28%的利潤来自向市场推出的新产品,因此,很多企业热衷于向市场不断推出新品,但是,营销专家同时也发現,目前新产品上市失败率逐年增高。原因如下: 
     一是盲目性。中小企业推出新品,往往是感觉到現有产品利潤低、销量不大、渠道比较单一、市场区域也较小,希望通过新产品上市改变目前現狀,实現产品升级、渠道升级、品牌升级,使自己“强大”起来。实际上,企业出現這些问题的根源往往不单是产品的问题,而更多的是营销执行问题。在這样的错误前提下,新产品上市就会显得盲目。 
     二是缺乏系统規划。新品上市前没有充分论证、上市中没有周密計划、上市后没有及时追踪,更多的是利用“价格优势+经销商奖励”来驱动新产品的成長。导致新品的价格体系不稳定,经销商竞相底价销售,最后在利潤被卖穿的情况下死去。 
     三是新品和渠道特性不匹配。新品上市不成功,除了产品設計和消费需求不符的原因外,新品和渠道特性之间的匹配程度也很关键。
     新品对原有渠道的資源利用,兩者之间的匹配程度是决定能否有效利用老渠道的第一要素。但現实往往是新品装入老渠道之后,刚开始效益有一定增長,到后来結果却是适得其反。 
     有一家照明企业,生产的水晶灯产品市场表現还可以,這个企业的老总倒有市场意识与俱进,把水晶灯的光源采用LED,結果不伦不类,老总想得很简单,水晶灯还是原来的水晶,只不过把光源由原来的蜡烛灯换成LED,并且外观更漂亮,企业的相关政策也很优惠,但是针对原有渠道成員的招商会效果都很一般。破坏了原来的产品氛围,正如穿西装打拖鞋,怎么看怎么别扭。而原有渠道成員、大分销的渠道不适应這个产品,兩者的渠道特性完全不一致,新品自然是既不叫好又不叫座。 
     另外,企业不断的推出新产品,很可能使消费者对产品的形象定位认识模糊,不利于企业品牌形象的树立。 
     综上所述,企业不断推新品,造成经销商过于依赖新品,不利于企业在渠道的拓展;同时也不利于企业品牌形象的确立,新品推广失败,或者销量过低,造成企业資源的浪费。 奖励驱动,也要头脑清醒      同样,企业单品运营也是利弊参半。单品种运营使得企业的品种在市场渠道定位方面更精确,会使得企业在市场经营方面少走弯路。同时,企业也可以集中所有的优势資源来打造企业的产品,增加了企业单产品的市场影响力,使得经销商不得不把更多的資源用在渠道的深度挖掘和开拓上,一定程度上又有利于企业的市场品牌塑造和独特产品形象提升。     但是,单品种运营,一定程度说明企业产品线的不饱满,从而影响市场销售过程中各类品种之间的相互配合问题。這样不能根据市场对产品进行有效組合,合理搭配产品在市场开发过程中的不同功效,在市场占据和盈利方面往往不能有效兼顾,常常顾此失彼。 
    另外,单品运营很容易使经销商出現“审美疲劳”,因而使渠道失去活力。而锦上添花則采取渠道激励政策来强化渠道活力。 
    1.目标激励。這是一种最基本的激励形式,属于一次性奖励。厂家每年都会給分销渠道成員制定(或协商制定)一个年度目标,包括销量目标、费用目标、市场占有目标等,完成目标之后分销商將会获得相应的利益、地位以及渠道权力。所以,目标对于分销商来说,既是一种巨大的挑战,也是一种内在动力。 
    但在目标的制定方面,企业往往存在“失当”的风险,大多表現为目标过高的傾向,而过高或过低的渠道目标都不能达到有效激励的效果,过低了,轻而易举;过高了則遥不可及。因此,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渠道目标,必须考虑目标的明确性、可衡量性、挑战性、激励性以及可实現性特征。 
    2.渠道支持。這是生产商对分销商最为直接的激励方式。主要体現为价格优惠、渠道费用支持、年终返利、渠道促销等,实际上就是直接給经销商“返現”,這是渠道激励的基础手段和根本内容。 
    3.过程返利。這是一种直接管理销售过程的激励方式,其目的是通过考察市场运作的規范性以确保市场的健康发展。通常情况下,过程激励包括以下内容:铺货率、售点气氛(即商品陈列生动化)、安全库存、指定区域销售、規范价格、专销(即不销售竞品)、守约付款等。 
     为了防止经销商低价傾销,很多企业采取模糊返利的方式,將給经销商的奖励分解、分段,使得经销商对企业的价格“底线”摸不清,从而维护价格体系的相对稳定。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這兩种模式在产品运营过程中,都有其优势和弊端,如果能扬長避短,則同样能够成为优秀的品牌。
     一、在维护市场稳定方面,兩者需要的财力和人力不一样。对于前者而言,产品在市场上流通久了,如何对价格进行有效控制很关键。对于后者,如何保持新品上市成功并维持市场稳定的操作难度较大。 
     二、在渠道深耕方面,兩者投入也不一样,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前者风险大,后者风险较小。比如在同样一个省级市场上,前者渠道进行大力投入,包括人力费用、渠道促销费用、物流费用都会增加。很多企业没有足够的資本和足够的毅力做后盾进行支撑,很容易半途而废,功亏一篑。而后者在产品销售上不会自己花太多資金进行投入,产品也很快在表面上做开,但不可能細分下去,而且很快会碰到销售瓶颈,接下来,为了渠道深耕,它们会出同一个产品的細分产品,来补充经销商的下游渠道,同时在同一个区域另择经销商来补充原来经销商的分销渠道不足,并与原经销商形成竞争态势,以此来拉高销售额。 
    三、市场稳定、渠道深耕、品牌打造其实是一个统一体,三者之间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企业一般都会有一个系统性的运作。作为强势的生产型的企业的主导品牌产品,它们都会集中企业优势資源来进行品牌的打造,而进行品牌的打造,势必要在渠道上进行深耕,深耕即下沉渠道到分销商,深入到终端,而只有做到這种程度的企业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保持市场稳定,因为它们能控制终端,控制渠道,能够“零空间,零时间”处理市场问题。市场也就不会出現大的问题。做到這样的企业目前并不是很多,而那些买断品牌几乎无一真正做到。     另外,生产企业要考虑到市场的运营成本及自身品牌、市场网络的長期发展;只有拥有成熟的产品,成熟的市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无节制的开发新品往往会透支企业的无形資产。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照明行业终端是靠新品拉动还是奖励驱动?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dtmuban",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