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国际道路照明界最新的研究結果表明:处于中间视觉狀态(0.001-3cd/m2)下,含有更多短波光谱的暖白光光源的有效光效值超过了高压钠灯的有效光效值;人眼视物的准确率和速度会随着色温和显色性的增加而提高。此外,在中国能源紧缺的形势之下,使用色温较高、显色性较好同时兼具节能效果良好的产品就成为道路照明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2005年,飞利浦在欧洲推出暖白光道路照明系统,相比高压钠灯系统的光效和显色性都大幅度提高;在满足照度水平的条件下可以比高压钠灯节能44%以上。
为了进一步推广更加安全节能的道路照明系统在中国的使用,自2006年7月起,国内权威的研究机构复旦大学电光源研究所对上海市兩条安装飞利浦暖白光系统的道路(漕溪北路和七浦路)进行了为时一年的跟踪调查和分析。結果显示:暖白光在提高使用者安全、舒适度方面均有显著提高。而使用单位的实测也表明,在能源的节省方面,暖白光也完全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性能數据的全面优势
這次研究主要进行了面部识别和颜色认知的测试。样本一选用漕溪北路140瓦的暖白光系统对比之前替换的250瓦高压钠灯系统。样本二选用安装在七浦路的暖白光系统与安装高压钠灯系统的政肃路。
結果表明,由于暖白光具有更高的色温,更好的显色性,在同等垂直照度水平下,人们具有更好的辨识能力;在辨认性别、可猜测身份、确认身份三个距离处,暖白光灯下分别达到
而在另一項测试指标颜色识别中: 暖白光在绿色光谱和藍色部分光谱都较高压钠灯更加丰富。在紅色、黄色、藍色的辨认测试中,暖白光均优于高压钠灯。在大部分情况下,暖白光随着距离的增加,颜色辨认更加清楚,如黄绿色、黄色等.
而在中国西部的第一条暖白光道路-重庆市中山四路上,安装人員实测的結果也表明:在影响交通安全的重要指标照度均匀度上,中山四路在暖白光下比在高压钠灯下提高了23%,而平均照度基本一致。
這些數据都表明,暖白光系统有着出色的适用性能,在各細項指标上稳定、出色的表現,为满足中国不断提高道路照明质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90%的使用者偏好与超过40%的节能效果
道路照明是为身处其中的行人与驾驶者服务的,因此,真正优秀的产品,必须经受使用者的切身检验。
在报告中同期进行的使用者问卷调查結果是:人们感觉暖白光照明更亮,更易于辨识物体,接近90%的人认为在暖白光下辨认颜色更好;90%以上的人们更偏爱色温较高一些,显色性更好的暖白光系统所营造的照明环境。
在具体路段上,报告选取了使用高压钠灯的河南北路和使用暖白光的七浦路作为对比样本,问卷設計的目的以了解他们对兩种照明系统的感觉和满意度情况。結果均与上述數据接近,而在整体舒适度方面,七浦路的暖白光更是以92.3%的比例远远超过河南北路。
据理论测算,如果將
飞利浦暖白光道路照明系统目前已经在上海、重庆、深圳、南京、成都、贵阳、通化等地开始应用,而复旦大学电光源研究所的报告适时出台,无疑又將为打开中国道路照明市场的广阔前景添加了一份重量级的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