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week半导体照明网讯 在我国朝气蓬勃的LED产业中,重创新、有活力的民营企业占了90%,成为半导体照明在中国发展的主力军。尽管行业竞争激烈,這些企业規模普遍较小,在激流涌动的发展大潮中,有呛水的,有倒下的,但也有坚守在潮头的,其中更有一些企业勇于开拓,不断创新,已逐渐成为了行业中的者,并开始步入現代化、規范化的管理时代。世界在惊叹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开始注目這些带着民营烙印的LED企业。
你还好吗——企业生存调查
民营企业在中国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中国民营企业的存活率堪忧,平均存续寿命仅为兩三年,大多數民营企业沉没在创业阶段。半导体照明是一个典型的新兴产业,对于企业来说,只要进入這个行业就开始了新的创业。
記者手上的一份2004年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成立时的发起者名单显示,46家发起成員中,除去8家研究机构,兩家地方联盟之外,其余的36家均是分布在产业链上中下游的企业。其中,上游外延/芯片及相关材料环节有9家(大连路明科技集团、厦门三安电子有限公司、深市方大国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藍宝光电材料有限公司、上海藍光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士兰明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金桥大晨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江西联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長春中新光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封装及相关材料13家,系统集成及应用13家,設备公司1家。
从9家上游企业来看,除了長春中新、上海藍宝這兩家企业倒闭外,其7家公司仍在经营中,企业存活率达到了77%,但其中坚持到現在仍有外延芯片业务的只有三安电子、上海藍光、士兰明芯、联创光电這4家,其他企业則转向了下游。如按4家算存活率則为11%。从我们调研的情况看,中国声称做LED上游外延芯片的企业有近百家,其中至少60多家有实际投入,但从前年开始出現上游产能过剩以来,许多企业经营艰难甚至倒闭,目前上游已处于整合的大潮中。最近,台湾晶元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秉杰更是激进地表示,整个LED产业在2015年前版图將会划定,预估台湾地区只会剩下兩家晶片厂,大陆則剩下3家。如按60家基數算,上游企业的存活率將仅为5%。
LED上游环节由于資金、技术门槛较高表現出了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相对于其他行业(如光伏),LED企业的生命力已算顽强。我们也发現,从发起单位科研机构中孵化出的一些上游企业发展的还不错,如中科院半导体所孵化出的扬州中科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北大孵化出的上海藍光科技有限公司、东市中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南昌大学孵化出的晶能光电有限公司,北京工大孵化出的北京太时芯光科技有限公司等,但未来究竟谁能胜出,还很难说。
再看封装环节、系统集成及应用环节,在联盟发起者中13家封装及相关材料企业与13家集成应用企业中,至今还没有倒闭的企业,当然经营情况各有差别。目前,整个LED封装企业转应用端或向应用端延伸成为近年来的一个趋势,以上企业也不例外。而這个环节中,国企的影子很重,如华联、国星、立德、有研稀土、宁波升谱,江西联创。這一現象与目前国内封装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形成一个反差,這也说明中国半导体照明发展的历程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的历程高度重合,改革催生了一大批并且还在不断催生着极为活跃的多种所有制企业(除少數国資控股企业外,绝大多數是民营企业和港台、外国投資的合資与独資企业,其中民营企业占90%以上)。